(毕业设计论文)《大豆分离蛋白∕羧甲基纤维素共混包装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

(毕业设计论文)《大豆分离蛋白∕羧甲基纤维素共混包装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6 大豆分离蛋白/羧甲基纤维素共混包装薄膜 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包装工程 专业 内容摘要:以羧甲基纤维素(CMC)和大豆蛋白(SPI)为原料,通过加入甘油采用共混的方法制备薄膜。羧甲基纤维素对共混薄膜的结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都有一定的系统改进。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可知:CMC和SPI发生美拉德反应,CMC中的-OH基团和SPI中的氨基团在升温成键过程中被消耗了,生成C=N键;通过XRD测试,可验证美拉德反应,随着CMC和甘油的增加会对SPI的结晶结构和结晶度构成破坏;通过机械性能测试,可知:无甘油时,CMC/SPI共混薄膜随CMC添加量的增加,薄膜的屈服应力和断裂应力相应增加,这是由于分子间交联的结果,且加入甘油后共混膜会变得更加柔软,机械力学性能增强;通过热失重(TGA),可知:混合膜的热稳定性均比纯SPI粉末要高且随着CMC添加比例的升高,混合膜的热稳定性提高。结果证明,大豆蛋白共混羧甲基纤维素可以改善和提高膜的结构和性能。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大豆蛋白;美拉德反应;共混 1 导言 食品包装,是食品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是保存和保护所有类型的食品和它们的原材料免受氧化和微生物的腐蚀。来自于石油化学制品的塑料(如聚烯烃、聚酯、聚胺等),由于其大量存在,价格便宜,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如良好的柔韧性、抗拉强度、隔绝氧气和芳香化合物的特性、热稳定性以及水蒸气转移速率低等特性,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包装材料[1]。然而,它们不能被生物降解,这样会导致环境污染,从而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因而它们以何种形式使用会受到严格地限制,甚至逐渐会被淘汰。1994年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北京市每年塑料废弃物达3.6万吨以上,而上海市的塑料垃圾量远大于3.6万吨[2,3]。非降解塑料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己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4]。针对塑料废弃物,除加强回收利用外,我国的一些地区和城市,针对塑料包装袋和一次性餐具等非降解制品造成的污染问题,正在建立限用或禁用非降解性塑料制品的法律和法规[5, 6]。意大利、丹麦、瑞士、瑞典等国家及美国的一些州,己经立法禁止使用那些“短期使用”的非降解材料或对其征收附加税[7-9]。我国的一些城市如上海也做出规定,禁止使用非降解的一次性快餐盒[10]。可见,可降解材料的研制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都在致力研究开发可降解材料以代替非降解材料。环境意识的日益提高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希望包装物可生物降解, 并能与环境相融。因此,包装与其它商品一样,应与环境协调发展,发展绿色包装和零包装已成为21世纪的必然选择。 大豆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大豆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是一种十分丰富的蛋白质资源。但目前世界上80%的大豆用于榨油,剩下的豆粕大部分用作廉价的动物饲料,而实际上饲用大豆蛋白到动物蛋白的转化率仅为30%左右,这无疑造成了蛋白质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开发植物蛋白质,特别是大豆蛋白质的新用途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崭新的研究领域。 研究表明,大豆蛋白具有良好的成膜性[11-13]和凝胶特性[14,15]。目前,关于大豆蛋白在非食品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食性包装膜[16]、粘合剂[17,18]和可降解材料等[19-21]方面。由于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废弃后既可作为肥料、土壤调节剂直接入土,又可以粉碎后作为动物饲料。这不仅拓宽了蛋白质的应用领域,还解决了人们最为关注的“白色污染”问题,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与石油相比,大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点。 1.1 大豆产物概况 1.1.1 大豆的生产简史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蝶形花科,大豆属,别名黄豆。大豆原产于我国,已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公元前二世纪初,大豆由我国经朝鲜传至日本,1712年以后经德国、法国传入欧洲各国,1765年传入美国,1908年进入巴西[22]。美国70年代制定了国家大豆发展计划,涌现出ADM、DUPOND、 PTI等规模巨大的大豆综合利用公司。杜邦跨国集团于2001年收购我国年产4500吨的湖北云梦蛋白厂[23]。加入WTO以后,我国大豆业受到更严重冲击,主要原因是我国大豆含油率低,而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约40%。于是,国家在2002年提出并实施了“国家大豆振兴计划” ,这将有利于我国大豆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就世界范围而言,大豆的开发利用也正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1.1.2 大豆的加工 大豆本身作为食品的实用价值高,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可以生产出多达12000多个品种的大豆制品[24]。大豆加工得到的主要产物是豆油、脱脂大豆粉、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在副产物中,含量最多而尚未开发的是大豆渣和皮。它们在材料领域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为高分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