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准产品 西山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VIP

《地理标准产品 西山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名称 地理标志产品 西山茶 标准编号 DB45/228—2011 标准制定的 背景和必要性 1、西山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家审查会议提出了西山茶质量技术要求。 2、本标准在DB45/228—2005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 HYPERLINK /p-217601213.html \t _blank GB/T 14456-1993 现行有效 确定主要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的目的和依据 见附件 主要的参考 标准和文献 GB/T 14456-1993 其它需要 说明的事项 注:相关栏目填写不下时,可附页填写。 附件: 西山茶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群体种。 (二)立地条件。 茶区内土壤主要为砂质红、黄土壤及其变种,土质疏松、肥沃、微带酸性,pH4.5至6.5,土层深大于等于1米,排灌条件良好。 (三)栽培管理。 1. 繁殖:有性繁殖实生苗和无性繁殖扦插苗。 2. 种植规格:种植采用双行双株方法种植,密度为4000至5000株/667m2 3. 肥配管理:一般施饼肥或茶叶专用有机肥不低于200kg至300kg/667m2(亩),配合施用氮、磷、钾等化学肥料不超过70 kg/667m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鲜叶采摘。 1. 采摘时间:每年立夏之前和立秋之后的鲜叶。 2. 采摘要求:手工采摘,采茶要求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鳞片、鱼叶,不宜捋采和抓采。 3. 采摘标准: (1)特级:要求采摘单芽至一芽一叶初展,单芽为主,一芽一叶初展在20%以下。 (2)一级:要求采摘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一叶,一芽一叶在30%以下。 (3)二级:要求采摘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二叶在30%以下。 (五)加工工艺。 1. 鲜叶:保持鲜叶的新鲜,采下的鲜叶应及时运抵茶厂,采运过程中应避免重压。 2. 摊凉:鲜叶薄摊在竹匾上,放在室内阴凉处。春季气温低,需要摊凉7至8个小时,使鲜叶失水减重10%;夏、秋季需要摊凉3至4个小时,失水减重10%,摊青就合度。 3. 杀青:杀青简温200℃至250℃,晴天杀青温度稍低,雨水天杀青温度稍高,历时4至5分钟。 4. 揉捻:用名茶揉捻机进行,加压过程采用“轻—重—轻”原则,时间为15分钟。 5. 初干:初干采用高温快烘,温度为110℃至120℃,烘至五、六成干。 6. 整形:用手工炒,每锅投揉捻叶0.6kg,锅温50℃至60℃,翻炒至叶热软时,进行滚撩炒条,时间为5至10分钟。 7. 足干:足干采用低温慢烘原则,温度为70℃至100℃,烘至足干。 8. 提香:提香温度从高到低,50℃至70℃,前面稍高,后面逐渐把温度降低。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外形:条索紧结匀称、苗锋显露。汤色:碧绿清澈、汤色明亮。香气:花果香气、幽香持久。滋味:滋味醇厚、耐泡。叶底:嫩绿明亮、芽叶完整。 2. 理化指标:茶多酚≤28%,氨基酸>2%。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