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网络媒体异化功能
浅析网络媒体异化功能
【摘要】网络媒体的日益发展;使人的异化程度日益加深。网络农场游戏尤其凸显了这种功能,将人推入了“不觉异化”的陷阱,使人的价值观异化、感知异化和能力异化。避免人沦为异化工具娱乐至死的结局,则要强化网络媒体的伦理构建。
【关键词】网络媒体 异化 网络伦理
随着开心农场游戏风靡互联网,网络农场游戏瞬间蹿红网络,席卷网民生活。很快,数百万都市白领成为偷菜队伍中的主力军,每天在偷与防偷中乐此不疲。然而,在广大玩家偷得不亦乐乎的同时,各种关于偷菜的恶果也频频诉诸报端,有半夜偷菜闹得夫妻离婚的,有上班偷菜搞得病人冤死的,有因偷菜丢了工作的,有因偷菜进了局子的。
事实上,偷菜游戏与其他网络游戏一样,让人欲罢不能。不同的是,以往的网络游戏玩家主要以青少年为主,而这一阵风潮则席卷了各个年龄层次,尤其以白领阶层更为突出。如果当网络媒体以娱乐的方式变成了人的自身,那实在是一幅可怕的场景。本文以农场游戏为例,分析网络的异化功能如何日益凸显。
一、网络媒体的异化功能
异化一词出自拉丁文alienation,其义为转让、分离、疏远、差异、精神错乱等等。一般而言,异化的基本含义是体现主客体的一种关系,即主体的产物成为异己的力量,反过来与主体对立,控制主体。技术对人类的异化,即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不再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客观手段,反而成了统治人本身、剥夺人自由的异己力量,把人变成了它的附属物。
网络媒体的出现虽然为时不久,却以空前的速度得到普及,日渐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存方式。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和方便的同时,也埋藏着诸多隐患和危机。网络的发展加重了技术对人的控制,剥离了人的理性与情感,造成了角色认知的混乱等等,这些都是网络异化人的表现。同时,网络媒体的异化还具有多样性、隐蔽性、非限制性等特点。网络媒体的异化方式有很多,并且极具隐蔽性,在不知不觉中使人被技术所控制,而且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
二、偷菜游戏凸显网络媒体的异化功能
(一)价值观异化:“偷”是王道
当今世界,网络媒体使人的异化程度日益加深,将人推入了“不觉异化”的陷阱,偷菜游戏表现得最为典型。每天打开电脑,“今天你偷了吗?”成为了流行问候语。只要睁开眼,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偷菜;一开口,谈论的第一个话题也是偷菜。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11月文化部下发了相关文件,要求“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改进游戏规则,调整产品结构”等。随后开心网农场、QQ农场等网上偷菜的战场,都把偷菜改为“收获”和“采摘”。然而,文化部的做法意在对游戏用词进行规范,并没有对游戏本身进行任何改动,玩家依旧可以像以前一样半夜起床“采摘”,实则换汤不换药。对于玩家而言,“偷”显得更加亲切。“今天你摘了吗?”远不如“今天你偷了吗?”来得更刺激,因此改口的人也不多。
此外,网络空间与后现代主义哲学不谋而合,网络成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最完美的说明书。后现代主义者不以追求有序性、完备性、整体性、全面性、完满性为目标,而是满足于各种片段性、零乱性、边缘性、分裂性、孤立性之中。他们坚持非原则、非中心化、非权威化、非合法化,修正或颠覆权威,推崇语言游戏。后现代语境中,人的活动不再是一种围绕一定的主题、中心、原则或秩序而进行的活动,而成了一种随意的游戏性的没有终极目标的活动。在网络空间到处充斥着无主题、无中心、没有权威、个体自主、动态的联系、全方位、多元化、语言文字游戏的思想,“开心偷菜”实则符合这种精神。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偷”的价值观就是非原则、非中心化、非权威化、非合法化,这样的网络价值观与现实生活中完全不一样,现实生活中无法完成的偷的刺激,在网络中完全能够实现。所以他们去偷,去寻找刺激,对他们来说,偷是王道。
(二)感知异化,愈偷愈快乐
在传统社会生活中,人们都知道纵欲无度的害处,在传统道德的约束机制,维系下,人们的感知活动受到诸多限制。然而在网络世界里,人们有相当大的自由度,于是网络空间就能够尽可能地消解人们的自制力。
网络偷菜游戏就使得玩家能够在网上占用过多的时间,热衷于感知反常规的内容,体验到“田园生活”的快乐。在网上开垦、寻找一份虚拟的田园天地,种菜种花,收获虚拟钱财。在游戏的每一个阶段,对于玩家来说都有一种满足感。从农作物的种植开始,到商店买种子,然后种在自己的土地里,及时除草、浇水、杀虫,看着农作物生长。如果助人为乐地帮他人除草、浇水、杀虫,不仅可以提升能力,还可以获得财产奖励。农作物成熟后,收获到仓库中,卖出以后也可以获得财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摘取阶段,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得应该属于自己的虚拟财产,同时也能够通过窃取他人劳动成果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