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超:超越形式自律的绘画
李超:超越形式自律的绘画
夏季风
坦率地说,年轻艺术家李超开始让我感到惊喜,不是他那些主题和构图类似于观念摄影的油画,也不是更早以前画在半透明硫酸纸上的一些水墨人物小品,而是他近期闭门不出完成的一系列新作品。事实上他先前创作的作品也相当不错,但是绘画主题、风格相对混杂,可以看出艺术家本人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很大,导致他这一阶段的创作兴趣点,更多的是停留在图像表面、绘画材质、工具等上面,在作品形式和内涵上很少做到更深层次的探究,由此产生的作品和作品个体之间的面目起伏很大,明显缺乏某种完整的系统性的创作理念。
建立有效的空间观和时间观,使空间和时间成为画面生发的重要坐标,由此打开特定时空中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展示那些被日常生活经验、被模式化所遮蔽的内心存在真相,是李超在新近创作中使用的绘画策略。他的这一系列新作发端于年初,是一些类似于组画的作品,大体上是对同一个主题采取分解后以三幅不同角度的画面来呈现:观者可以透过三个不同的视角见到了同一个主题,也可以理解为从某个单一视角见证了同一个主题的三种流变。
从艺术史上来看,当代艺术的发展往往是需要超越形式自律的,只有超越了形式上的诉求,才能将当代艺术本身的意义呈现在这个多元世界面前。毫无疑问,李超在一系列新作中的探究和实验是值得肯定的。
但就上述的作品来看,形式上的变化所带来的效果似乎与预期的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截屏式的连续画面很容易受制于表现主题单一的局限性,也就是说李超意欲在画面中建立的空间观和时间观,只有后者勉强能传达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前者的诉求是失效的,即便有也是微弱的,作品本身极易流露于观念化、扁平化。当一个单独画面能充分并完整表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东西,是否有理由或者说有必要再次重复出现在另外两个并置的画面中?显然李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最近创作的《风景·盲人与狗》中,他对空间观和时间观进一步作了修正和探究,试图能更充分地体现自己的创作理念。
在我看来,新作《风景·盲人与狗》在形制体例上几乎没什么变化,依然采取的是三幅画面并置的方式,其中围绕盲人与狗的场景,分别派生出另两幅画面:盲人感受到的是外部的黑暗,狗则通过狗眼看到了世界的斑斓。这种极具文学性的场景化叙事追求,使得李超的作品既遵循了空间的客观限制,同时又摆脱了平面自身的一维性的局限,让表现主题在时间和空间之外获得了有效的延伸。而由主题蜕化出来的视觉形象,则包含了多重文本叠加、拓扑以及游戏的效果。
在观看逻辑上,观者按前后秩序应先看到“盲人”和“狗”,再通过“他”和“它”的眼睛,以折射的方式看到不同的对应景象;与此同时,观者也可以把这种观看方式切换到艺术家的视角,就像李超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一样,把纵深立体式的空间观压缩到时间的平面维度之中。也就是说,在真实的时间维度中,作品本身在承担叙述过程的特定角色的同时,又以自身的非确定性和延展性,将画面推向了多义化的空间,使隐蔽在画面背后的主题负载了多向度的审美信息。当观者和作者的创作理念双重互动时,也意味着变成对时间及空间内在容量的再度拓展。它至少表明,李超的创作不仅在观念上开始有了明晰的思考,而且懂得了在形式上如何运用颠覆与拓展的方式,使自身的绘画艺术尽力能做到超越传统客观时空的局限。
2008
Li Chao: Paintings Beyond the form of self-discipline
Xia Jifeng
Frankly speaking, those pleasant surprises which young artist Li brought me, not his oil paintings which similar to those theme-and-concept photography, not those ink-figure sketches painted on sulfuric-acid paper with translucent way, but a series of his new works completed recently. In fact, his previous works were also quite good, just his painting themes and styles were relatively mixed. This showed that, in the past, Li himself was mainly impacted on external factors. It’s directly led his creative interests to stay on the stage of images’ surface, painting material, tools, et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