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识 徐一力.ppt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识 徐一力.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 学习要点 GB29924-2013 一、概 述 1、分类 一般按照来源、功能、使用的变化等方式分类 ①、来源 天然提取物:甜菜红、姜黄素等。 用发酵方法制得:柠檬酸、红曲米等。 纯化学合成:山梨酸钾、胭脂红等。 ②、功能 按照GB2760-2014的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分为:22类。 ③、使用变化的 制造:膨松剂(面包加工中),乳化剂等。食品添加剂发生了质的变化。 加工:甜味剂、着色剂等。仅是形态变化(物理变化)。 保存: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对食品具有保护作用。 还有许多种分类方法,如:形态、溶解性、结构等等。 2、《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要求 第七十条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并对标签、说明书的内容提出具体要求。 第七十一条要求: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生产经营者对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生产日期、保质期应当显著标注。 食品添加剂与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二、GB29924-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文本 2013-11-29由国家卫计委发布,2015-06-01实施 。 1、范围 适用:食品添加剂的标识。 食品营养强化剂标识参照使用。 不适用:食品添加剂运输、储藏的标识。(以合同规定的为准) 2、术语和定义 ①、标签: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等一切说明。注意:一切说明。 ②、说明书:除包装的标签以外的说明材料。 ③、生产日期(制造日期):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即成为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 ④、保质期:在指明的贮存条件下,包装完整时,保持品质的期限。 ⑤、规格:同一包装内,对净含量与件数的表述。不是净含量。 3、标识基本要求 真实、合规、科学、持久、准确 ①、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食品安全法》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均对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提出明确规定。 例:GB1901-2005 《苯甲酸》 规定标签上标示:怕雨、怕晒。 例:GB22215-2008 《低亚硫酸钠》 规定标签上标示:自燃物品、怕雨,还必须有“质量说明书”。 ②、应清晰、醒目、持久。易于辨认、识别。 ③、应真实、准确。不能欺骗使用者(利用图形、字体、夸大的语言等)。 (三应当) ④、不应采用有悖于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介绍食品添加剂,或以直接、间接暗示性语言、图形、符号,误导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⑤、不应以直接、间接暗示性语言、图形、符号,导致食品添加剂使用者将食品添加剂或其某一功能与另一产品的混淆。不含有贬低其他产品的内容。 ⑥、不应标注或暗示有治疗、预防疾病的内容。 (三不应) ⑦、标签文字应符合GB7718-2011的3.8~3.9的规定:使用规范汉字。 表面积>35cm2时,文字、符号、数字≥1.8mm。 ⑧、对多重包装的食品添加剂的要求: a、一个销售单元内多件独立包装可单独销售的食品添加剂,每件独立包装应分别标示。 b、如果外包装易于开启或透过外包装能清晰看见内包装物的标示(或部分)内容,可不在外包装上重复标示。否则,外包装应重复标示。 ⑨、如果标签内容涵盖了规定标示的内容,可不附说明书。 4、提供给生产经营者的标示 4.1 名称 ①、应清晰标示“食品添加剂”。 ②、单一品种:应按GB2760-2014、产品标准、卫计委公告中规定名称标示。如有多个应选一个名称。 ③、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应符合GB26687-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3 的命名原则的要求 a、单一功能、且功能相同的复配食品添加剂:应“复配+功能类别名称”。如:复配着色剂。 b、功能相同的多功能的、或不同功能的复配食品添加剂:可以终端食品的全部功能或主要功能命名。如:复配乳化剂、复配面包膨松剂等。 ④、食用香料应列出GB2760-2014或卫计委公告的名称。可使用“天然、合成”说明。 ⑤、食用香精应使用与香气、香味、工艺适应的名称和型号。 标示“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