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城关中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方案730.doc

竹溪县城关中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方案730.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竹溪县城关初级中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 依据《教育信息十年规划》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步伐,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现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特制订城关中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 一、学校现状 我校成立于2009年8月,是直属县教育局管理的一所正科级学校,也是我县城区第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现有三个年级30个教学班,学生1400余名,教师101名,其中专任信息技术教师3人,90%的教职工能应用电脑进行日常办公和教学。建校三年来,按照“分步进行,逐步完善”的原则,先后筹措资金100余万元,配置了电子显示屏2个,微机室1个,相继为各年级教室安装了55寸大屏幕液晶平板电视、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和音箱等班班通设备。每个教师办公室配置2台电脑,外接互联网,通过“三层交换”技术把各楼、各室信息点连通。同时配置了2个物理实验室、1个生化实验室及相关实验器材,建立了校园网站,完善了广播系统。目前,现代化教育装备基本满足教学、办公需要,网络信息全覆盖,实现了内外资源共享,为远程教育资源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我校刚成立三年,全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化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化工作制度化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技术人员队伍数量和结构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开发、研究的需要,还未形成一支稳定的、有责任、能适应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的团队;信息化建设投入有限,特别对资源开发、网络维护和建设。办公软件开发的投入偏少;学科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薄弱,特色学科资源和信息教学平台缺乏。今后,我校需要积极争取社会及上级部门资金的支持,加大信息装备建设的投入力度,构建综合性、网络化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基础平台,实现校园教学信息化、校园管理数字化的发展要求。 二、指导思想 以教育信息化应用为主线,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构建信息化平台,促进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迅速提升,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深化新课程改革,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运行高效、应用广泛”的学校教育信息化格局。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加大资金、人员、物资等方面投入,构建一个人人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逐步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目标,促使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和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管理电子化的要求,为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提高人才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目标: 1、网络环境建设目标:继续加强网络环境建设,不断更新信息设备,办出特色校园网,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及师生优质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2、办公电子化目标:进一步推行办公自动化,对学籍、教学、德育、财产等方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无纸化办公。 3、资源建设目标:以引进、购买、自制等渠道,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建设,收集整理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不断充实教育资源库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开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实现校校互通、班班互通。 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的整合水平。开辟个人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通过网络研修、名师工作室、教师博客等网络学习平台开展自主、互动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 5、课题研究目标:以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为方向,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模式探索和实验,切实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 四、具体措施 (一)更新设备,规范信息管理,逐步扩大信息化应用的范围。 1、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级部门及社会的支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按照学校规划,统一部署,加快微机教室、多功能教室、电脑应用软件等网络信息设备的添置步伐,争取在近五年内以50M-100M光纤模式接入互联网,升级学校的网络宽带接入方式,安装数字化校园软硬件系统,配置并升级相关硬件设备,完善数字化资源建设,对接省市教育资源库,不断丰富、更新校园网站, 2、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设置信息化管理机构,成立信息化管理小组,形成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人,专门负责信息化管理、培训、运用和研究,包括收集校内课件、教案、整合媒体课堂实录等资料,不断健全学校网站,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完善学校信息化相关规章制度及考核机制,促进学校设备的规范管理和使用,为信息化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3.加强设备管理和网络维护。实行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机制,确保电教设备和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