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经验孙鑫1仝小林21.DOCVIP

仝小林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经验孙鑫1仝小林2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仝小林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经验孙鑫1仝小林21

仝小林教授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經驗 孫鑫1 仝小林2 (1.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2008級博士生,100053;2.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100053) 電話 Email: sunny-ws@ 仝小林教授是國家級著名中醫,從事臨床工作數十年,擅於治療各種內科雜病,本文介紹其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經驗,以資品味。 【關鍵詞】非酒精性脂肪肝 名醫經驗 仝小林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種無過量飲酒史、肝實質細胞變性和脂肪貯積為特徵的臨床病理綜合征,可由肥胖、高脂血症、飲食不調、內分泌疾病、藥物中毒等引起。無論NAFLD的成因如何,其均有向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方向轉歸的可能。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結構的改變,NAFLD的發病率亦增高,因NAFLD發病具有隱匿性、遷延性、普遍性,故其防治有重要的意義。導師仝小林教授學術造詣深厚,臨床經驗豐富,擅長中醫內科疑難雜症的治療,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亦有獨到之處。筆者有幸跟隨導師臨証學習,獲益良多,現將導師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証見解拾隅如下,以饗同道。 1 辨治要點 1.1 辨別非酒精性脂肪肝與酒精性脂肪肝 患者出現乏力、肝區隱痛、惡心納呆、腹脹等症,或伴血清轉氨升高,應首先除外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Wilson病、全胃腸外營養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再結合影像學檢查即可診斷脂肪肝,若無飲酒史或飲酒折合酒精量每周40g為酒精性脂肪肝;若有易患因素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應首先考慮非酒精性脂肪肝。 1.2 辨病程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展是個動態的過程,明確病人所處的病理階段、抓住主要矛盾或病情的本質,分階段施以合理針對性的治法,是提高療效的關鍵之一,無論臨床還是實驗研究都不容忽視。 在脂肪肝早、中期,由於嗜食肥甘厚味,水谷精微化生為脂膏,「溢於外則皮肉膏肥,餘於內則膏盲豐滿」,故多餘脂膏多滯中焦之氣,有礙脾胃升降,運化不健,則水濕不化,津液不佈,為濕為痰;或所思不遂,情志不舒則導致肝氣郁結,氣血運行不暢,又因「津液稠,為痰為飲,積久滲入脈中,血為之濁」,膏濁相互搏結,聚滯於肝而形成脂肪肝。患者在此階段,以膏脂積聚於肝臟為本。隨病情進展,膏濁而致肝絡閉阻,血瘀之征漸露。當發展至肝纖維化和肝硬化時,痰濕血瘀居多。病程後期肝脾腎俱虛,既有肝脾氣血虧虛,又伴腎精耗損。 1.3 辨非酒精性脂肪肝與高脂血症的異同與關係 臨床上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與高脂血症關係極為密切,從中醫學角度可以理解為「膏」和「濁」的關係。「膏濁」為精微生化異常,不歸正化,聚集而成。一般而言,固態為膏(脂肪),液態為濁(過多的血脂等);停滯為膏,流動為濁;凝聚在體內不散的為膏,聚散無常的為濁;沉積在皮下、內臟、腹腔為膏,入於血脈的、異常濁濁的、不能被正常利用的、對人體有害的為濁(如血脂紊亂)。膏濁可以相互轉化,膏可以入血,轉化為濁,濁也可以生成膏,濁膏相生。濁在血中,濁血相融,融為一體。 2 治療原則 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和以往的研究基礎,導師仝小林教授總結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機多為肝郁脾滯,中焦大氣不轉,氣機升降失調,精微物質不歸正化,聚而為膏,入血為濁,最終導致了膏的異常沉積,膏是痰、瘀、毒等眾多致病因子的源頭,濁是膏的異化產物,膏濁相互搏結,聚滯於肝形成脂肪肝。針對其病機特點,仝老師用如下原則辨治本病: 2.1 重視肝脾治其本 脂肪肝發病過程中,肝脾二臟功能失調是病機的關鍵,故臨証時重視肝脾以治其根本。《中醫匯通醫經精文》曰「凡膏油皆脾所生物,……脾氣足則內生膏油,透於外則生肥肉。」《靈樞》中載「五谷之津液,和合而為膏。」就是說,膏的生成主要是由脾胃運化水谷精微而成的,若飲食不調,傷及脾胃,礙及膏的生化,使之清從濁化,壅於體內則為病。周學海《讀書隨筆》強調:「凡病之氣結、血瘀、痰飲、積聚……皆肝氣不能調暢所致也。」明確指出,肝失疏泄,氣機失調是引起氣滯、血瘀、痰飲等病証的關鍵。因肝脾兩臟在生理上的相互依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故肝與脾的關係特別是肝與脾的乘侮關係值得重視。《素問?寶命全形論》曰:「土得木而達」,肝主疏泄,有助於脾胃氣機的升降,肝氣和順,氣樞常運,則脾升胃降調和,即《血証論?臟腑病機論》云:「木之性主於疏泄,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葉天士曰:「補脾必以疏肝,疏肝即所以補脾也。」治療上,健脾與疏肝法同用治療脂肪肝即出此意。 2.2 消膏轉濁調肥脂 為消除膏的異常沉積,仝師從消膏轉濁入手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較好療效,常用大黃、山楂、藏紅花、虎杖、五味子等藥物。大黃,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能「下瘀血,破症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本經》),具有抗肝損傷、退黃、降等作用〔1〕;山楂,酸、甘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