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内热源影响下的均质组织表面温度分布研究.docVIP

【DOC】内热源影响下的均质组织表面温度分布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C】内热源影响下的均质组织表面温度分布研究

内热源影响下的均质组织表面温度分布研究 ? 18?现代生物医学进展Progr壁垦ne至QQ!:鱼No:皇 内热源影H向下的均质组织表面温度分布研究 周敏华陈钱 (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441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94) 摘要:现有的医用红外热像技术几乎都采自体表,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必须进一步确定体表温度分布与体内热源间的关 系.基-I-A-~内部传热机制和人体与环境的传热机制,推导出稳态下均质(各向同性)组织的表面温度分布与内部球状热源之间 的关系,通过模拟计算可验证结论的准确性. 关键词:医用红外热像技术;生物传热;表面温度分布;热源深度 中图分类号:R445.7文献标识码:A StudyontheSurfaceTemperatureDistributionoftheIsotropy TissueAffectedbytheInnerHeatSource ZHOUn—hua,CHENQ (441staffRoom,SchoolofElectronicEngineeringandOptoelectronicTechnology, Nanj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Naniing210094,Jia~u,China) AB限ACr:Thepresentmedicalinfraredthermographytechnologyonlycangetthesurfacetemperaturedistribution.Inordertomakethe diagnosisaccLwate.jtisnecessarytoknOW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urfacetemperaturedistributionandtheinnerlmatsource.Basedonthe bio—heattransfertheory.therelationshipbe~centhesurfacetemperaturedistributionandtheinnersphericalheatsou/P~oftheisotropytissue willbederivedfromitinthispaper.Bythesimulationandthecalculation,tlleresultswillbevalidated. Keywords:Medicalinfraredimaging;Bio~beattransfer;Surfacetemperaturedistribution;Heatdepth 刖罱 目前,生物组织的热效应已引起了人们的足够重视,形成 了红外医学影像学,专门研究生物医学传热及其医学应用,为 人体疾病的早期,无损诊断翻开了新的一页.医用红外热像 技术是医学技术,红外摄像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结合的 产物,是一种记录人体热场的影像装置3J.但是,由于红外热 像仪是被动地接收人体的红外辐射信号,所成的红外热像是 体表温度的分布图像,由此并不能直接反映体内热源的大小, 深度等相关信息,所以必须进一步确定体表温度分布与体内 热源之间的关系L8J. 本文从生物传热学理论出发,基于人体内部传热机制和 人体与环境的传热机制,推导出均质组织的表面温度分布与 内部球状热源之间的关系,通过matlab的模拟计算,验证了该 结论的准确性. 1理论基础 1.1人体内部传热机制 热量的传递通常可以归纳为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形式. 由于人体内各部分之间温差不大,辐射换热可不予考虑.因 此体内传热机制主要是导热和对流.由于组织内的对流换热 主要是通过血液流动来实现的,本文尚未涉及血液换热机制, 所以在此只考虑传导换热的作用. 作者简介:『…敏华.(1981一).女,博:1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阳:红外医学肢像 E—mail:mah700@126.Coln (收稿日期:2O06—06—03接受日期:2006—06—27) 人体内部热传导可由傅立叶定律得出,即:某一方向上的 传热量正比于其热流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及温度梯度…. Q=一kAd, t(1—1) 02” 其中,k为热导率,A为横截面积,为温度梯度. 1.2人体与环境间的传热机制 人体同环境之间的换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对流,辐 射,蒸发.本文仅考虑前两种换热方式在均质组织散热过程 中所起的作用. 采用牛顿换热公式,可将人体与环境的对流换热量表示 成J: q=(—)(1—2) 式中h为对流换热系数,为人体体表平均温度,L为 体表周围空气温度. 同任何物体一样,人体与环境只要存在温差,就要发生着 与外界的辐射热交换.辐射散热在维护人体热平衡上具有重 要作用,如在外界温度较低而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辐射散热 量可达总散热量的6o%左右. 由斯蒂芬一玻尔兹曼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