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两宋时期基本史线索.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宋时期基本史线索

* 两宋时期基本历史线索 一、宋代的历史地位 二、宋代的基本问题 一 宋代的历史地位   ……古人好读前四史,亦以其文字耳。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 ——致熊纯如的信 严 復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理学与艺术》 钱 穆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宋史职官志考正》序   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邓 广 铭 陈 寅 恪   11至13世纪期间,在政治社会和生活诸领域中没有一处不表现出较先前时代的深刻变化。这里不单单是指一种社会现象的变化,而更是指一种质的变化……一个新的社会诞生了,其基本特征可以说已是近代中国特征的端倪了。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一个尚武、好战、坚固而组织严明的社会,已经为另一个活泼、重商、享乐和腐化的社会所取代了。 ——谢和耐 唐和宋在文化上有显著差异: 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其间包含了唐末至五代一段过渡期。 内藤湖南 “Naito Hypothesis” 宫崎市定 东洋的近世和宋王朝的统 一天下一起开始。 《东洋的近世》 二、两宋基本问题 两宋年代简表(960—1279) 北宋(960—1127) 宋太祖(960—976) 宋太宗(976—997) 宋真宗(998—1022) 宋仁宗(1023—1063) 宋英宗(1064—1067) 宋神宗(1068—1085) 宋哲宗(1086—1100) 宋徽宗(1101—1125) 宋钦宗(1126—1127) 南宋(1127—1279) 宋高宗(1127—1162) 宋孝宗(1163—1189) 宋光宗(1190—1194) 宋宁宗(1195—1224) 宋理宗(1225—1264) 宋度宗(1265—1274) 宋恭宗(1275—1276) 宋端宗(1276—1278) 赵 昺(1278—1279) 中国历史上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宋太祖即位诏》 革故鼎新,皇祚初膺于景命; 变家为国,鸿恩宜被于寰区。 ——《宋大诏令集》 卷一 “杯酒释兵权” 《涑水记闻》卷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宋太祖:“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我且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明日,皆称疾请罢。上喜,所以慰抚赐赉之甚厚。 庚午,以侍卫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忠武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侍卫都虞候、镇安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皆罢军职。独守信兼侍卫都指挥使如故,其实兵权不在也。殿前副都点检自是亦不复除授云。(原注:此事最大,而正史、实录皆略之,甚可惜也,今追书。……) 宋太祖:“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赵普:“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制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宋太祖:“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宋太祖……撤罢藩镇,先创种种法制以减削其权势,继则免资格深者,授以虚官,而用他官权知节镇所在州府。 削夺藩镇之权,其术不止一端,惟最要者则为添置通判与罢领支郡二事。……支郡者,非节度使所直接治理之州也。 聂崇岐《论宋太祖收兵权》 (炅) 开宝九年(976)十月, 上不豫……夜召晉王,屬以後事。左右皆不得聞,但遥見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若有所遜 避之狀。既而上引柱斧?地,大聲謂晉王曰:“好為之!”癸丑,上崩于萬嵗殿,時夜已四皷。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 斧声烛影 金匮之盟 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