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生态伦理干预机制构建.docVIP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生态伦理干预机制构建.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生态伦理干预机制构建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生态伦理干预机制构建   摘要:提高公民生态伦理素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公民的生态伦理素质现状不容乐观,迫切需要进行生态伦理干预。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强化生态责任意识;营造生态保护氛围,奠定生态文化基础;完善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完善法律政策,明确公民权利义务,提供生态法制保障;疏通生态参与渠道,提高生态道德实践能力;健全生态评价体系,激励生态行为养成;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消费习惯是政府、媒体、学校等社会主体宜于对公民进行生态伦理干预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公民生态伦理素质;干预机制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1)04-0023-04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在我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为我们承担责任、破解难题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以丰富的生态伦理精神面向未来,强调自然、经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它要求人们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在不危及后代人生存空间、不危及全人类整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解决好当代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的协调关系、当代经济发展与后代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从而真正把现代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资源、增强环境支撑能力、生态良性发展的基础之上,确保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最终实现科学发展。我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然而,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公民的生态伦理素质现状不容乐观,迫切需要进行生态伦理干预。      一、生态伦理和生态伦理干预的涵义      生态伦理是指人们在处理与生态环境关系时应尊重自然界及其它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它强调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主张人要对自然界进行道德关怀,是协调人与自然系统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称。   生态伦理干预是指政府、媒体、学校等社会主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生态伦理原则和生态伦理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全体社会成员施加影响,把生态价值准则灌输或诱导进社会成员内心,使之转化为个人内在道德的一种教育、帮助和支持的行为。其目标是培养全民生态伦理意识、生态伦理观念、生态伦理感情和意志,使人们能够自觉应用生态道德准则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善待自然,能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科学发展。      二、生态伦理干预的必要性      实现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不仅需要技术的完善和法制的规约,更需要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影响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人们的生态伦理观念难以自发形成,进行生态伦理干预,有利于唤醒人们生态责任意识,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促进公众对环保工作的参与度,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突出表现有二:      (一) 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呼唤生态伦理   生态系统是由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或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功能系统。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在生物金字塔的顶端。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内各种单个要素之间存在紧密的连锁关系,进行着从低级到高级的食物链循环转化过程,处于有序状态,其内部都具有自动的调节能力。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序使用和掠夺性开发,使这种调节能力超出了限度,不再起作用,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   继1997、2000和2003年之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第4个《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显示:全球人口继续膨胀,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已经超支三分之一;淡水的消耗大量增加,水质日趋下降,成为人类致病、致死的最大原因;生物多样性在锐减,生存受到威胁的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等脊椎动物分别占30%、23%和12%,正在到来的地球上“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其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的不文明活动;气候变暖威胁已成为人类目前最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   我国是资源相对比较贫乏的国家,过度的开发造成了日趋复杂而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据专家估计,中国煤炭剩余储量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中国石油剩余储量23亿吨,可供开采14年。“到2010年,中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只有11种能依靠国内保障供应;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减少到9种;到2030年,则可能只有2~3种。而铁矿石、氧化铝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矿产资源将长期短缺。”   严重的生态危机是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无序利用和征服自然的结果。其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其结果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和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降低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严重制约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