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通用2018-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六古诗鉴赏精练十六多项选择题的设误点及对策课件
核心题点精练十六 多项选择题的设误点及对策 第一章 专题六 古诗鉴赏 2017年高考课标卷三套试卷均把古诗鉴赏第一道主观题改为多项选择题,且稍有难度。考生做题时失误率高,得分低。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研究命题者对此题的设误方法,找出相应的解题策略。 精练先做 精练点拨 精练再做 栏目索引 精练先做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古迹①(其一) 杜 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 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②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 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耸入云霄,似 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飘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怀 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 D.尾联引入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途多舛,没能 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 E.这首诗处处运用对比手法,“东北”与“西南”对比,“三峡”与“五溪” 对比,“羯胡”与“词客”对比,展现了宏阔深远的时空,气象宏大。 答案 解析 √ √ 1 2 解析 D项对尾联理解有误,尾联庾信的典故是说他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而非因“没能少年成名”而“最萧瑟”。 E项“处处运用对比手法”错,题干中所举的例子是对仗,而非对比。 1 2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答案 (1)抒发了作者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 (2)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 (3)作者对庾信的凄凉身世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以庾信自比,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失意之感。 1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①,风雨佛狸愁。季子②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③,直觅富民侯④。 注 ①鸣髇(xiāo)血污:鸣髇,即鸣镝,是一种响箭。《史记·匈奴传》载匈奴太子冒顿作鸣镝,射杀其父而夺位。此借指金主完颜亮被部属杀死。②季子: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的策士,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相印。③射南山虎:《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④富民侯:《汉书》载:“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落日塞尘起”开篇营造气氛,准确渲染出敌寇甚嚣尘上的气焰。下文“胡 骑”“汉家”对举,进一步写出两军对峙,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场面。 B.“谁道投鞭飞渡”一句,用以前秦苻坚南侵东晋投鞭断流却不免败亡的典故, 暗指宋朝军队虽规模宏大,却终究不堪一击,令人痛惜。 C.“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二句,正是词人自己当年飒爽英姿的写照。词 人以“季子”自比,突出自己以天下为己任,意气风发的少年锐进之气。 D.“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写自己因倦于宦游,意欲归隐田园,植橘置 产。表达了词人辗转官场,经历沧桑后,归于恬淡,独善其身的出世之心。 E.全词上片颇类英雄史诗开端,下片转而表达了壮志消磨之悲,多处用典故寄 寓情志,颇见雄豪之气,体现了辛词一贯的风格。 答案 解析 √ √ 3 4 解析 B项用苻坚的典故,是借此比喻金主完颜亮南侵时的嚣张气焰,并暗示其最终的败绩。(可结合下文“鸣髇血污”的注释、“风雨佛狸愁”的含意理解)。 D项“归于恬淡,独善其身的出世之心”不准确。只要联想词人“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词句,不难体味这里隐含的无奈、自嘲及悲愤的复杂情绪。词人一心为国,希望能效力沙场,而朝廷无能,力不能伸,欲归隐却仍心系国事,说“欲去”而又不忍去,正表现出词人内心的矛盾。 3 4 4.请简要分析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 答案 (1)少年时意气风发、立志报国的壮志豪情。词人以“季子”自拟,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欲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豪情。 (2)欲归隐却仍心系国事的矛盾心态。词人“欲去江上”种橘置产,劝友人不要效仿李广南山习射,只须谋“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国版2018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5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练习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全国版2018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4冷战中的对峙练习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全国版2018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练习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全国版2018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八单元检测卷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全国版2018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小结练习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全国版2018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小结练习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全国版2018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练习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全国版2018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练习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全国版2018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检测卷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全国版2018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小结练习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全国通用2018-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六古诗鉴赏精练十八把握古诗思想感情题的两个关键点课件.ppt
- 全国通用2018-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三精准理解散文中重要词句的内涵课件.ppt
- 全国通用2018-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四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精练十主观题的筛选概括课件.ppt
- 全国通用2018-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精准分析散文结构课件.ppt
- 全国通用2018-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四精准赏析散文的表达技巧课件.ppt
- 全国通用2018年度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篇方法与技能专题三地理空间定位习题课件.ppt
- 全国通用2018年度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篇方法与技能专题三地理空间定位课件.ppt
- 全国通用2018年度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篇方法与技能专题二地理图表攻略图表一等值线图判读技能习题课件.ppt
- 全国通用2018年度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篇方法与技能专题二地理图表攻略图表二地理图表判读技能习题课件.ppt
- 全国通用2018年度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鸭模块第2讲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电磁波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