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护理工作管理示文稿.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工作管理示文稿

护理工作管理提纲 1护理管理模式 2护理工作组织 3护理人员的配备 4护理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一、学习目标 掌握:养老机构护理管理内容与方法 熟悉:养老机构护理工作管理模式、组织形式和人员配置 了解: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 二.护理管理模式 较大型养老机构实行的是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或护理长)的两极护理管理模式,较小型的养老机构可以是护理长(或班组长)的单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还可以依据临床护理任务的比重,划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临床护理管理模式 非临床护理管理模式 混合型护理管理模式 二.护理管理模式 临床护理管理模式 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多是老年护理院、老年临终关怀机构、老年医疗呵护中心以及其他养老机构中的老年护理病房和临终关怀病房。主要照料、护理生活不自理老人,甚至是临终的老人。这类养老机构一般设有医院、病房,或者本身就是医疗机构(如民政精神病院、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和荣军医院等),护士和养老护理人员配备相对较多。这类机构一般采取科主任领导下的护士长负责制,每个病区配备一名护士长,护士长具体负责该病房的老人临终护理、生活护理与管理工作。 二.护理管理模式 非临床护理管理模式 采用这种模式的养老机构照料的多是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或无需临床诊疗护理的老人,如老年公寓,养老院和农村养老院。其主要任务是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因此,一般按住区、楼层组织护理工作。每个区、楼层设一名护理长(或班组长),其属下有若干名养老护理人员,以此开展养老护理工作。 二.护理管理模式 混合型护理管理模式 较大型的养老机构接收的托养老人较为复杂,既有自理老人,也有介助和介护老人,一般按照入住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患病情况划分为不同的护理区。自理老人居住采取非临床护理管理模式。自理老人患病或突发疾病、疾病发作可在养老机构附设的医院、门诊部进行诊治和救治,这样可以科学、合理的分配资源,保证养老机构安全、高效运行。 三.护理工作组织 专人护理 又称“一对一”护理 功能性护理 将护理工作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的功能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如临床护理岗位、生活护理岗位、心理护理岗位、清洁卫生岗位、康复岗位等。 全责护理 将老人和工作人员分别组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护理员在其工作时间内,全权负责该小组老人的照料和护理。此种护理形态容易提高双方的满意程度。但对护理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要求较高。 四.护理人员的配备 2001年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基本表混(暂行)》明确规定了养老护理员与入住老人配置比例,即护理员与自理老人比例1:5至10;护理员与半自理老人比例1:3.5至5;护理员与不能自理老人比例1:2.5至3.5;护理员与专户(完全不能自理和瘫痪老人)老人比例1:1.5至2.5。 2004年北京市颁布的《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中,也对养老护理员配置提出了要求(见表1.1) 表1.1 北京市不同星级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元配置要求 养老机构星级 总床位(张) 工作人员总(人) 护理员(人) 护理员与老人比例 备注 一星级 >50 10 —14 7—9 1/(6—7) 专门照护1名老人的人员不计其内,不自理老人超过20%、则养老护理员总数上浮10% 二星级 >100 25—27 15—18 1/(6—7) 1.同上; 2.完全自理老人超过80%,则养老护理员总数下调10 %; 3.其他卫生机构协助提供服务的人员计算在内. 三星级 >150 39—53 25—35 1/(4—6) 四星级 >200 77—93 50—55 1/4 五星级 >200 77—105 50—67 1/ (3—4) 五.护理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护理管理通常以老人居住区、护理病房为单位进行。护理病房的护理工作由病房护士长负责;老人居住区的护理工作由护理长管理。以下介绍非临床护理模式老人居住区的护理管理。 五.护理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居住环境管理 (1)应制作统一、规范的岗位职责、工作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工作人员介绍(含照片),并悬挂在醒目位置展示。 (2)居住区内所有工作室、操作间和老人居室也应有统一、规范的标志牌,特别是老人的居室,应标明居住着和护理责任人姓名。 (3)老人居住区应设置宣传廊,定期更换内容,向老人宣传卫生常识和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 (4)做好老人居住环境的整理和清洁卫生工作。做到物品不乱堆乱放,井然有序;门窗清洁;地面平整、清洁干燥、不湿滑、无痰迹、无异味。 (5)老人居室和公共走廊、过道、厕所、浴室等处应保持足够的采光,应设计扶手,防止光线太暗或缺乏身体支撑而发生老人摔倒、跌伤。 六.护理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