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午战争时期李秉衡
甲午战争时期的李秉衡
于敬民、于建丽
论文提要
引言
值得肯定的一生
战勤筹饷的改革创新
实战实用的选将用人标准
咯血尽瘁筹办军火
恪尽职守创设“兵站”
对重大问题的独到看法
体恤民生、爱民护民的可贵精神
甲午战争时期临危受命任山东巡抚的李秉衡(1830年-190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由于资料匮乏,研究者少,研究文章也不多。但由于他是晚清历史上督抚级中一位少见的清正廉明之封疆大吏,笔者认为有对其进行研究之必要。
值得肯定的一生
李秉衡的一生清政廉明、忠君体国、勤政爱民。后世有人说他“大节荦荦,照耀日月”、“廉劲公诚,至诚至公”、“民以公廉直,呼为李清天。”(1)为地方官时,曾被称为“北直廉吏第一”(2)“治行为畿南第一”(3)有甚者将李秉衡比做包拯和海瑞“论者比之于宋之包孝肃,明之海刚峰”(4)并为弹词而歌咏之。(5)更有的人认为“公之精勤似陶士行,倔强似赵忠简,对外抗直如林文忠,持己清廉如汤文正。”(6)其乡辽宁士人称他“体国公忠,关心民瘼”“以身卫国,知有忠而已;以身殉国,知有节而已。”(7)
李秉衡一生中值得肯定和称道的事迹,笔者归为六个方面。一是他亲自参加1884-1885抗法战争,并和冯子材一起被称为“两臣忠直,同得民心,亦同功最盛。”(8)二是主持甲午战争山东陆路战场的战略指挥部署。三是多次上书和通电,反对议和及丧权辱国条约。四是德国因巨野教案而强进胶州湾,李秉衡认为“土地不可自我而失”,遣兵争之。(9)五是亲赴前线参加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以身殉国。六是一生勤政爱民,体恤民生。本文主要就甲午战争时期的李秉衡进行探讨。
甲午战争时期,山东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是它与辽宁半岛遥相呼应,共同成为北京的门户。二是由于北洋海军基地设于威海刘公岛,所以山东又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前线重地。三是山东是甲午战争军事战略物资的集散地,南方和中原支援前线的物资都要经山东到达辽宁战场。四是山东既是甲午战争主战场之一,也是接应辽宁战场的军事中转站,各省支援辽宁战场的清军都要经山东到达辽宁战场。
山东的地位如此,山东的战事与海防紧密联系在一起。李秉衡一上任就把海防问题摆在首位。本来海防问题是北洋大臣任属,但李秉衡却从国家大局出发,对海防工作“专心殚力”。他接任陛辞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天津会晤北洋大臣李鸿章,会商海防事宜。(10(10)他的计划是将省城诸事稍做安排,然后经青州、莱州,到登州布置防务,接着巡阅胶澳、烟台、威海炮台防务,然后坐镇烟台指挥。事实上整个战争期间,他始终在烟台办公,短时间内在黄县,总是处于抗击日军的前线指挥。(11)在筹划海防过程中,任务最重、工作量最大、最迫切需要的是战勤工作。李秉衡对此做到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用他自己的话说凡是“选将、练兵、筹饷、购械诸务丛集,”他都做到“竭蹶不遑”,过度劳累引起旧病复发,以至“咯血愈多、夜不成寐、精神疲乏、步履维艰。”一位爱国者的体国忠君形象如在眼前。
战勤筹饷的改革创新
李秉衡认为沿海筹防,以筹饷最为重要,而款又无从所出。为此他采取了如下大胆改革措施。首先是“裁并局员,节省糜费。”(12)这是一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失为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具体做法就是将各有关的局衙门该裁的裁、该并的并。先后将厘金局、土药局、军械局并入善后局;将赈抚局、赈捐局并为一局;将书局、通志并为一局合到布政司;将保甲局、机器局合到按察司;将南运局、北运局并为一局;将洋务局、河营局、河防局三局下放给济东泰武临道管理,一次共裁并十四局,新局办事人员除少数必不可少外,“余俱裁撤”。这一改革,每月节省经费“颇钜”。仅此一件事就可看出李秉衡的胆识、魄力、廉正,给腐朽透顶的晚清吏治舞台上吹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二是应战争的紧急需要,请求截留本省应解京协各饷及其它各饷费,仅此一项计250多万两。(13)这一做法既省人力又省运费,是国家钱财运作上的一大举措和改革。
三是以当时最大的盐号、当号、票号为对象,采取专款报效、派捐、出借等方式筹饷。
四是核扣文武官员的养廉银三成,用于弥补军需军饷之不足。
五是鼓励绅民捐款,如黄县绅民一次捐款7万两。
六是在本省衙门库内搜括、盐商情愿摊捐、各衙门库房凑挪,等等。
筹饷工作,对山东的李秉衡来说是一项压力超过其它任何省份的艰巨工作。特别是军饷,山东承担四个方面的筹饷任务。首先是由山东派出到辽宁部队的军饷、军火,由山东负责;(14)其次是外地到山东招募士兵,“所需粮饷、枪械。着李秉衡妥筹处理;”(15)第三筹措吉林、辽宁、黑龙江俸银和军饷银;(16)第四是筹措新招募的新兵营的军饷。最后这一项的压力也特别大,因山东海岸线长,军情紧急,军队扩充快多量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