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白杨礼赞学案新人教版
PAGE
PAGE 4
14 白杨礼赞
【学习目标】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2.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3.理解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重点难点】
体会对比、欲扬先抑等手法的表达效果,赏析文章简洁凝练、变化多姿的语言。
【学习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白杨树是极常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路旁都有它的身影。让我们跟随茅盾回到抗日战争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怎样的英姿
一、预习自测
1.识音记形(给加点的字注音,注意加“□”字的写法)
无边无垠( ) 坦荡如砥( ) 恹恹欲睡( )
虬枝( ) 婆娑( ) 晕圈( ) 秀颀( )
2.词语积累(解释词语的意思)
(1)礼赞:
(2)视野:
(3)坦荡如砥:
(4)宛若:
(5)潜滋暗长:
(6)恹恹:
(7)旁逸斜出:
(8)婆娑:
(9)虬枝:
(10)伟岸:
(11)纵横决荡:
(12)秀颀:
3.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班。1916年后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民国日报》主编,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国,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4.背景链接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茅盾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合作探究
1.依据文章内容,把全文分成五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3.文章选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杨树的?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4.说说课文第4、6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三、解难答疑
1.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是怎样揭示出来的?
2.文章第7段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3.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却又多次说它“不平凡”。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四、反馈拓展
思考白杨树与北方的抗日军民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习反思】
【作业】
第二课时
一、预习自测
作者在铺陈赞颂白杨树前先描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象,勾勒出一幅雄浑、辽阔、苍茫的画面。既介绍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生长环境,表现了“景美”,又渲染了一种不平凡的气氛,烘托出白杨树那傲然耸立、坚强挺拔的英姿。赞美高原后又说它“单调”,紧接着骤然把白杨树一下子推送到读者面前,使之在雄伟的高原这一背景的衬托下,更加清晰、鲜明、高大。作者是如何达到这种表现效果的呢?让我们对课文的语言加以赏析。
二、合作探究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体会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2.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体会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体会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三、解难答疑
1.赞美白杨树,为什么还要写西北高原呢?
2.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楠木指哪些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反馈拓展
运用白描的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仿照课文第5段,从以下意象中任选一种,写出它内外兼备的美。
备选意象:
梧桐、苍松、银杏树、枫树、梅花、喇叭花、向日葵、莲
【学习反思】
【作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专题拓展 7.5 代数压轴综合题.ppt
-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数与式1.3整式(试卷部分)课件.ppt
-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数与式1.3分式(试卷部分)课件.ppt
-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数与式1.4分式(试卷部分)课件.ppt
-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函数3.2一次函数(试卷部分)课件.ppt
-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统计与概率7.1统计(试卷部分)课件.ppt
-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统计与概率7.2概率(试卷部分)课件.ppt
-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与圆有关的知识7.1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试卷部分)课件.ppt
-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函数3.3反比例函数(试卷部分)课件.ppt
-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函数3.4二次函数(试卷部分)课件.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昆明的雨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白杨礼赞》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散文二篇》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昆明的雨》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
- 南阳市八校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理(含解析).doc
- 南阳市八校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 双流中学2018届高三英语下学期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练四)课件新人教版.ppt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中国碳纳米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docx VIP
- McgsPro软件使用教程_V1.0.pdf VIP
- 桥面铺装层裂缝原因分析及预控措施探讨.doc VIP
- 序篇 不忘初心 课件高一音乐人音版(2025)必修音乐鉴赏(共19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光伏电站消防安全课件.pptx VIP
- 监理通知单模板.docx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学课件.pptx VIP
- 傣族简介[共20页].pptx VIP
- 最全党务知识竞赛出题题库(分类).pdf VIP
- JJF(黔)37-2020《水泥安定性试验用沸煮箱校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