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古诗十九首生命悲情主义与价值追求
论古诗十九首生命悲情主义与价值追求
摘 要:《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下层文士所作,这组诗揭露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事实,反映了下层人民在这样的环境下失忆徘徊、苦苦挣扎,以及下层文士对生死、生存价值作了一系列的思考和质疑。本文意在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特征,通过对其内容和情感上的把握来分析东汉末年下层文士的生命悲情主义与人生价值追求。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生命意识 悲情人生价值《古诗十九首》是东汉下层文士辗转他乡、抑郁苦闷的真挚人生感怀,具有浓重悲情色彩。这十九首诗,基本主题是羁旅之思和思妇之怨。具体而言内容有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其主题虽看似复杂,但有一个共同的情感特征,那就是对时间易逝、节序如流的伤感,直面死亡的恐惧和悲哀。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1]钟嵘《诗品》赞其“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2]《古诗十九首》抒写了当时人的生命意识,写出人对生命的深层思考,反映了世态炎凉和下层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种种悲慨。
一、时代背景与特征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皇权衰微,中央对地方过度放权,管理不善,导致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中央集权逐渐分散,地主豪强纷纷拥有自己的武装势力,从而出现大的政治集团,群雄割据的局面最终形成。各方势力彼此交战,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此外,根据《后汉书》记载在“安、顺、桓、灵”短短五六十年间频繁发生地震,高达五十多次。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于是他们纷纷造反,发动大规模的叛乱,最著名者是黄巾之乱。
东汉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和辟除。当时的豪强地主操纵察举,许多士人为进入官场,往往依附于他们,充当其“门生”;而地方高官通过辟除,与被辟除者形成牢固的从属关系。这种宗师与门生,举主与故吏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庇护与依附的关系,这种政治群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政治集团,这样,经学与政治紧密联系,学术群体与政治集?F的结合体,就成了经学世族。官场就由世家大族基本垄断,门第低下的下层文士接触不到政治核心,怀才不遇,辗转各方势力,希望得遇明主。
东汉权力高度集中,使得少数人可以挟主专权,在东汉晚期逐渐形成了两大集团的权力争夺斗争,即外戚与宦官的争夺,导致政局混乱。而在东汉末年,士大夫中的正直激进分子,结成相对坚致的群体以反抗宦官集团,他们被称为“党人”,政府迫害“党人”而发起的政治运动,当时被称作“党事”,对“党人”的迫害,有禁止其出任官职并限制其活动的形式,时称“党锢”,或者称为“党禁”。延熹九年(166年),汉桓帝在宦官势力的推动下,下令逮捕“党人”,李膺等200余人被捕,是为党锢之祸。在两年之后(168年),再次大规模捕杀“党人”。这先后两次文化大清洗,共700余人蒙难,数千人牵连其中。党锢之祸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产物,标志着士大夫反对宦官斗争的失败。
儒学一直是汉朝的正统思想,读书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忧国忧民。然而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下层文士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理想的灯塔轰然坍塌,因此文学也与政治疏离并保持一定距离。《古诗十九首》就是伴随着东汉末年的文化浩劫而生的一组文学作品,文人们对政治不再抱有幻想,不再言志,日常生活及生活感悟却成为了歌咏的主题。
二、时间流逝、生命短暂
《古诗十九首》中,《青青陵上柏》、《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和《凛凛岁云暮》八首,可大致归纳为羁旅诗,共同抒写的是游子在旅途中无所皈依的落魄和孤独,充满了人生如寄的漂泊感和悲凉愁苦之情。这些诗也成为《古诗十九首》的主旋律,奠定了《古诗十九首》整体的感情基础。
正是因为出于对自我生活困苦的喟叹,仕途坎坷、前途不明而感到痛苦,所以诗人回顾自身的命运轨迹,进行了深刻地反思,这使得他们对“人生”的生命感受格外敏感,发出诸多感叹。如:《回车驾言迈》“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与《驱车上东门》“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诗人不约而同将“人生”和“金石”作比较,突出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墓上的松柏郁郁青青,山涧中的石头四季常在,而时间却转瞬即逝、生命也为之消逝,个体的人就如同这天地间的过客,漂泊无依、不知归处。《今日良宴会》“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则表现出生命如同微尘,渺小而卑微的情思。
诗人对于生命短暂的感慨,多基于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如:《东城高且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是诗人基于四季更替、世事变迁、岁月流逝,从而发出人生无常,需及时行乐不必自我束缚的感慨;《涉江采芙蓉》“还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农村高中英语学习后进生转化策略和方法.doc
- 论农林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doc
- 论农民共享城市繁荣道德意义.doc
- 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与劳动法律完善.doc
- 论农民影视素养教育意义和策略.doc
- 论农民结社权保护在农村法治建设中作用.doc
- 论农民阶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作用.doc
- 论农民经济利益平等分配权与经济法完善发展.doc
- 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 论农田防护林对土壤与农作物影响及危害.doc
- 2026年消防设施操作员之消防设备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道带答案(新).docx
- 销售岗前培训课件.ppt
- 2026年消防设备操作员考试题库500道(典型题).docx
- 2026年消防设施操作员之消防设备高级技能考试题库300道附答案(实用).docx
- 2026年消防设施操作员之消防设备高级技能考试题库300道标准卷.docx
- 2026年材料员之材料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道附完整答案(全优).docx
- 2026年材料员之材料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带答案(培优a卷).docx
- 2026年机械员考试题库含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6年材料员之材料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夺分金卷】.docx
- 2026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考试题库500道(考点精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