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译者对圣经汉译理论探索
西方译者对圣经汉译理论探索
摘 要: 从唐代到1919年“官话和合译本”问世期间,圣经汉译的主体以来华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在探索圣经汉译方法过程中提出了“本文本意”、“译者的双重责任”、“译者易也”、“非字面翻译”、“文学品味”等翻译思想。这些翻译思想理应成为中国翻译理论的一部分。
关键词: 圣经汉译;西方译者;翻译思想;中国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07)01-0087-05
Abstract: From the Tang Dynasty when the Bible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to 1919 when the Mandarin Union Version was published,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s were mostly prepared by western translators who came to China as missionaries. These foreign translators, based on their practice of rendering the Bible into Chinese, advanced such ideas as “adherence to the original meaning”, “a translators two-fold duty”, “translation involving changes”, “non-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beauty”. These translation ideas should be accepted as part of the heritage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Key words: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western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ideas;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1. 引言
苏姗?巴斯奈特(Bassnett, 1995)指出,正是从圣经翻译和奈达等当代翻译家的理论阐述中,如今的大部分译学研究才获得了理论根基。圣经翻译活动是世界范围内圣经翻译的一个主要分支,且具有自身的特点。自唐代(公元635年)开始出现圣经译介活动到1919年“官话和合译本”问世这段时期,圣经汉译的主体以西方来华传教士为主。他们从西方带来了《圣经》,在翻译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遵从西方教会的权威解释和西方圣经翻译传统。但是,置身于缺乏宗教热忱的中国文化这一特殊语境,面对熟读经书的封建士大夫和文人,他们也要探索翻译圣经的有效方法和接受效果。本文试图追索圣经汉译历史,挖掘和整理西方译者提出的圣经汉译思想,明确其在中国翻译研究中的理论价值。
1. 唐代的圣经译介:以佛老释耶
发生在公元前3-2世纪期间的《希伯来圣经》(即《旧约》)的翻译,产生了著名的《七十子希腊文本》(The Septuagint或The LXX)。此为最早的圣经翻译活动,而古叙利亚文《旧约》译本是仅次于《七十子希腊文本》的古老译本,古叙利亚文《新约》译本是最古老的《新约》译本。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在波斯流传的基督教聂斯托利派(the Nestorians)传教士阿罗本(Alopenzz)带着“真经”(即古叙利亚文《圣经》译本)来到中国长安,开始翻译《圣经》(但是没有存本。见李传龙,1998:4;文庸,1992:31)。由此可见,欧洲主要的民族语(如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圣经译本的出现均晚于中国的“景教本”。初来中土的西方圣经译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使自己的宗教概念“本土化”,为此,他们在诠释圣经重要概念时采用了三种方法:
1) 用“经”命名自己的典籍,以示《圣经》与中国经典和佛教经典具有相当的文化地位。
2) 借用现成的佛、道概念介绍自己的主要宗教概念。如用佛、道两教通用的词汇“天尊”指“上帝”;涉及教义概念的关键词则借用现成的佛教概念和名词,如“妙身”、“慈航”、“真宗”、“功德”等。
3) 采用音译翻译重要圣经人物的名字。耶和华音译为“(慈父)阿罗诃”,摩西音译“牟世”。翻译“耶稣”一词,更是十分小心,“耶稣”曾被音译为“移鼠”,后来为了优雅起见译成“序数”、“翳数”。大卫、马太、马可、路加、马利亚分别音译为“多惠”、“明泰”、“摩矩辞”、“卢伽”、“末艳”(邹振环,1996:36-40;李宽淑,1998:16-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准备知识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doc VIP
- 2019款林肯航海家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财务管理培训之财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PT课件共29张PPT).pptx VIP
- 河北高职单招考试二类单招联考文化试题.docx VIP
- 宅经.pdf VIP
- 金川公司社招技能操作人员考试题.pdf
- 暴雨洪水计算表格.xls VIP
- 年产8万吨乙酸乙酯生产车间的设计论文.docx VIP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默写专题训练---看图填诗句类默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