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中药介绍.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种中药介绍

菝葜 黄精 玉竹 Happy New Year Of Rooster The Catalogue Of The Whole Presentation 目录 菝葜 Bá Qiā 金刚根、王瓜草(《日华子本草》),金刚骨(《儒门事亲》),金刚藤(《履巉岩本草》),山梨儿、金刚树、铁刷子(《救荒本草》),铁菱角(《纲目》),金刚刺(《医林纂要》),金刚头、假萆薢、山菱角、霸王引(《岭南采药录》),沟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鲎壳藤(《中国树木分类学》),马甲、硬饭头、冷饭头(《广州植物志》),龙爪菜(《贵州民间方药集》),普贴(《福建民间草药》),鸡肝根、路边刷(《广西中兽医药植》),鲎壳刺(《闽南民间草药》),铁刺苓(《浙江民间草药》),饭巴铎、冷饭巴(《四川中药志》),金刚 【别名】 【出处】《别录》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2月或8月采挖根茎,除去泥土及须根,晒干。 【原形态】攀缘状灌木。根茎横走,呈不规则的弯曲,肥厚质硬,疏生须根。茎硬,高0.7~2米以上,有倒生或平出的疏刺。叶互生,革质,圆形乃至广椭圆形,长5~7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突尖或浑圆,基部浑圆或阔楔形,有时近心形,全缘,3~5脉,下面绿色;叶柄长4~5毫米,沿叶柄下部两侧有卷须2条。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苞片卵状披针形;花被裂片6,2轮,矩圆形,黄绿色;雄花直径约6毫米,雄蕊6,花丝短,长约4毫米,药黄色;雌花较小;直径约3毫米,退化雄蕊成丝状,子房上位,长卵形,3室,柱头3裂,稍反曲。浆果球形,红色。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灌木丛林缘。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各地 【性状】干燥根茎略呈圆柱形,微弯,结节状,有不规则的凹陷长约8~15厘米,直径约2~4厘米。外表褐紫色,微有光泽,结节膨大处常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及芽痕,或留有坚硬弯曲的细根。质坚硬,难折断,断面黄棕色,平坦。产于江苏的较细而长,俗称金刚鞭;产于浙江的较粗壮,俗称铁菱角。 【化学成分】根茎含薯蓣皂甙元和多种由薯蓣皂甙元构成的皂甙。又含生物碱、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种子油含粗脂肪11.2%,其脂肪酸中含油酸48.4%,亚油酸39.1%。 【药理作用】①利尿、解毒作用 煎剂对犬急性利尿实验,不能使尿量增加,对急性汞中毒大白鼠亦无利尿作用,但能使尿中排汞量略增加,对正常家兔及急性汞中毒家兔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②抗锥虫作用 25%与50%的煎剂,不论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暂时抑制马疫锥虫的繁殖,延缓小白鼠的死亡时间,但不能清除血中锥虫使小白鼠得以治愈。不论灌胃或注射均使小白鼠出现鼓肠。前者与马齿苋合用疗效增加,副作用减少,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 【炮制】将原药用清水漫洗,润透,切成薄片,晒干。 【性味】甘,温。 ①《别录》:味甘,平温,无毒。 ②《救荒本草》:味甘酸。 ③《医林纂要》:甘苦,平。 【归经】《纲目》:足厥阴、少阴。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小便,消肿毒。治关节疼痛,肌肉麻木,泄泻,痢疾,水肿,淋病,疔疮,肿毒,瘰疬,痔疮。 ①《别录》:主腰背寒痛,风痹,益血气,止小便利。 ②《日华子本草》:治时疾瘟瘴。 ③《品汇精要》:散肿毒。 ④《纲目》:治消渴,血崩,下利。 ⑤《本草原始》:利小便。 ⑥《医林纂要》:缓肝坚肾,清小肠火,化膀胱水。治恶疮,毒疮,虫毒。 ⑦《南京民间药草》:化痰止咳。浸酒服,可治筋骨麻木。 ⑧《福建民间草药》:治疝气。 ⑨《江苏植药志》:泡酒服治心头痛。 ⑩《浙江民间草药》:治流火。 ⑾《四川中药志》:清热,除风毒。治崩、带,血淋,瘰疬,跌打损伤。 ⑿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治腰腿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肠炎腹泻。 ⒀江西《中草药学》:解毒祛风,为疮痈要药。治历节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麻痹,食道癌,牛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3两;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关节风湿痛:铁刺苓、活血龙、山楂根各三钱至五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患脚,积年不能行,腰脊挛痹及腹屈内紧急者:菝葜净洗,锉之,一斛,以水三斛,煮取九斗,以渍曲及煮去滓,取一斛渍饭,酿之如酒法,熟即取饮,多少任意。(《补缺肘后方》) ③治筋骨麻木:菝葜浸酒服。(《南京民间药草》) ④治消渴,饮水无休:菝葜(锉,炒),汤瓶内碱各一两,乌梅二个(并核捶碎,焙干)。上粗捣筛。每服二钱,水一盏,瓦器煎七分,去滓,稍热细呷。(《普济方》菝葜饮) ⑤治小便多,滑数不禁:金刚骨为末,以好酒调三钱,服之。(《儒门事亲》) ⑥治下痢赤白:金刚根和好腊茶等分,为末,白梅肉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丸至七丸,小儿三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乌梅汤下,赤白痢乌梅甘草汤下。(《履巉岩本草》) ⑦治沙石淋:菝葜二两。捣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