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水稻高产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水稻高产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试析水稻高产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合理施肥是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同时掌握需肥规律及采用最经济合理的施肥量与施肥方法,以提高肥效,降低成本。   关键词:水稻; 需肥规律; 施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733034   乐业镇是会泽县水稻主产区之一,栽培面积分布于顺槽区而下的乐业河两岸,土属是冲击性水稻土,母质包括洪流积和河流冲积,以河流冲击沉淀土为主,90%以上是紫色沙田,生产障碍因素是漏水漏肥,化学分析养分含量不高,特别是速效养分较低,但只要合理施肥,掌握科学的施肥技术就会提高产量。   1 水稻需肥规律   1.1 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   氮是构成活细胞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既可促进水稻体内蛋白质、核酸、叶绿素、激素等合成,还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分蘖、根系发育、扩大叶面积系数、增强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碳水化合物的重要物质。   磷是构成细胞核的主要物质,同时又是能量的传递者,对蛋白质的合成、叶绿素形成、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及运输都有密切关系,对稻株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过程都有促进作用。生产上增施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分蘖、提早成熟、提高结实率、使籽粒饱满。   钾是稻株细胞内多种酶的活化剂,它可以加速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使生化反应加快,对植物的呼吸作用、蛋白质合成、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运输等都有密切关系。同时可促进淀粉、纤维素等多糖的形成,使茎杆坚硬、植株健壮、增强抗倒、抗病及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有利于淀粉积累增加产量。   钙是稻株某些酶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   硫是含硫氨基酸的组成成分。以上均是水稻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缺一不可。   1.2 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量   据有关资料显示:每生产500?K稻谷约需吸收8.5~12.5?K纯氮,4~6?K磷酸(P2O5),11~15.5?K氧化钾,比例一般为2:1:2。高产稻谷吸收钾的比重较低产稻谷吸收钾的比重高 ,需肥量一般粳稻大于籼稻,矮杆品种大于高杆品种,迟熟品种大于早熟品种。   1.3 水稻各生育期的吸肥动态   在不同的生育期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各不相同。据相关资料记载:单季稻表现有2个吸肥高峰期,即移栽后15~20d左右出现第1个高峰,每天每667m2稻株吸收氮0.1~0.15?K,以后逐渐下降,至35d左右又逐渐增加;到60d左右出现第2个高峰期,每天每667m2稻株吸收氮0.2~0.25?K,然后又逐渐减少。也就是第1个高峰期是分蘖盛期,第2个高峰期是拔节孕穗期。   1.4 水稻移栽到分蘖期,是营养生长阶段的氮代谢旺盛期   此时吸收的氮素大量进入生长中心――叶和分蘖,用于合成蛋白质,促进长根、长叶、增加分蘖,因此时体内碳水化合物积累很少需要较多的氮;幼穗分化至抽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生长周期转向幼穗的分化形成,由于前期生长的根、茎、叶需要相当数量的碳水化合物使其组织老健,以增强抗倒、抗病能力 ;穗的发育也需要大量碳水化合物作为碳源和能源,更要求茎和叶鞘中积累淀粉,所以碳代谢显著上升,凡是施氮不多的稻田此时的植株都自然褪色,标志着碳代谢上升;分蘖末期排水晒田能促使碳代谢增强,暂时抑制氮的吸收,减少蛋白质形成,此时叶色退淡,无效分蘖停止,茎基节间粗短、坚韧,叶片直立,同时茎和叶鞘中也有较多的淀粉积累,若此时氮太多,碳代谢就不能上升,没有碳的积累,植株即发生徒长。据有关资料显示:幼穗分化前是吸氮减少的低潮期;抽穗扬花期植株生长量大,要建成许多新器官,需要大量的养分,所以吸收的氮、磷、钾都多,这时吸收的氮,是保证穗的形成和正在生长的茎、叶需要,而不是再供给腋芽产生分蘖。因此,叶色在“一黄”以后要返绿,氮不足就要施穗肥,也就是碳代谢上升有了碳的积累,又要氮代谢回升,使碳、氮代谢都旺盛,促进光合作用旺盛进行,形成壮杆大穗,减少枝梗和颖花退化,达到各个器官之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协调统一,是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结实成熟期营养器官不再扩大,但要靠最后几片叶子合成大量光合产物,保证开花结实的需要,而夺取高产、稳产还需达到以碳代谢为主,吸收的磷、钾多于氮,并且维持一定氮的水平,延长叶片功能期,使其不早衰又不贪青,才能最后夺得高产。   2 土壤及其它因素与施肥的关系   了解需肥规律是水稻生产中施肥的重要依据,但施肥还与土壤、气候、肥料种类、肥料利用率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2.1 土壤与施肥   水稻所需的养分,据有关研究资料记载:有50%以上来自土壤本身的肥力,而土壤养分的供给量则主要决定于土壤养分贮存量和养分的有效状态。不同的土壤和前茬的肥力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