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柳宗元江雪意境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柳宗元江雪意境美

试析柳宗元江雪意境美   作者简介:杜金凤(1987-),女,汉族,吉林省舒兰市人,在读研究生,吉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冯广龙(1989-),男,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在读研究生,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乒乓球。   摘要:柳宗元《江雪》的意境美在于全诗笼罩着一种“孤寒”“沉郁”的艺术氛围,将人带入一种“苍凉孤寂”“凄清悲壮”“极静沉郁”“空明幻灭”的审美境界,这些特质与柳宗元多舛的人生际遇和独特的精神气质紧密融合,为我们呈现了一曲冷到骨髓,静到幻灭的短歌离骚,让人读之深感其情。   关键词:柳宗元、人生际遇、《江雪》、意境美   柳公短短20字,让我读到了刻骨的苍凉,仿佛走近了一场生命的悲歌,读来字字千斤,每个字都是冰封玉裹,凉透心神,这字句不管落入谁的心中,都会掷地有声,引起一阵钝痛。这种感觉让你不敢轻易的形容,因为它不同于屈子行至汨罗江畔的长歌当哭,不同于阮籍的穷途末路,大恸而还,这些泪和痛在柳公这里已经风干了,沉淀了,大劫大难过后的,是不悲不恸,无情无绪。于是诗现于纸端,呈现的是雪景,投射的是心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开中国的文人史,与柳公有同样遭遇的人,不在少数,面对浩劫,每个人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情绪,光有悲痛,也许只会引来片刻同情,能流传千年,痛彻古今的,只剩那些具有悲剧精神的人格,因为它内含崇高,幸好柳宗元是其中的一个。读《江雪》,心中有痛,却区别于哀,有悲,却无怜。此诗刚入眼帘,便觉得寒气逼人,像极了柳公彼刻的遭遇和心境。也正是这种经历和由此衍生出来的性格,使这首诗具有了独特的意境。学术界对《江雪》一诗早有了深入探讨,存在五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是“清高孤傲说”、 “佛禅说”、“政治批判说”、 “希望援引说”、“抗争说”,在此不赘述。受以上观点启发,笔者认为这首诗可以透视出诗人被贬后那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由此产生了不同层次的意境美,在这里,笔者将对其意境美进行尝试分析。   一、 初为贬谪人:苍凉孤寂之美   苏轼评王维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凡好的诗放在面前,眼前都会自然的现出画面,王昌龄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吟出口,一幅苍凉壮美的图景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再无可替换之句,《江雪》读来让人也有类似的感觉。一个“千山”,一个“万径”,如此辽阔的空间围绕在老人的眼前身后,填充这千山万径之中的是茫茫的天空,皑皑的江雪,除了灰色的树枝与偶尔露出的石色外,真是天地一色,这正符合了柳公的艺术风格,灰、白两色是主色调。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中,置于中心的却是一翁一舟一钓杆,让人感到格外的苍凉空旷,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一点。消失了鸟迹人踪,为什么还要写?是因为它们曾经存在过,又在老人的注视下消失了,也许出生就一直生活在荒漠之中的人,伴着大漠孤烟也不会有什么不适,不会有荒凉感,但是感受过繁华的人,一旦繁华褪尽,留下的必然是难解的苍凉,像是由喧闹热烈的夏进入苍凉沉寂的秋,柳公便是如此,只是他更加彻底,直接进入了冬。   中国文人与政治关系很紧密也很微妙,荣辱沉浮对文人的创作动机和风格都有深刻的影响,让人无法回避,这种影响在柳宗元这里体现得尤为激烈,一朝被贬,万死投荒,由从前的身居要位,?赫一时到体验“锥心泣血之痛,长歌当哭之哀”,这一切使他身心俱疲。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先是被贬邵州刺史,而后又道贬永州司马,所谓的贬所,是一个远离繁华中心的偏僻角落,我们不难想象,柳公不仅要忍受自然环境的恶劣,还要遭受他人的恶语相向。在那里,他成了一个被驱逐,被抛弃的“罪人”,他的生命价值也无法体现。由此产生的荒废感、悲戚感是浓重难解的。一向温润的湘南尽然漫天大雪,天意也好,巧合也罢,这一切仿佛已经准备好了,等待柳公的出现,等待他把一切述于笔端。恐怕没有这场大雪,他的处境也犹如立于风雪之中,孤寂无援了吧。   二、 纵难逢君恩:凄清悲壮之美   孤舟、老翁,于大雪封山、天寒地冻之中现出了这两个形象,让你只能远远观望,老人周围似乎环绕着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场。透过背影使人仿佛看到了那倔强的眼神透漏出几分凄迷,那骨节分明的双手紧紧握住钓竿,有执着,有不甘。有人说这是一个被神化、被美化了的渔翁形象,但我更倾向于把他看成是一个海明威似的硬汉形象。在奇寒彻骨的天气里独钓,像有人猜想得那样,大雪覆江,若果真有鱼,钓者又岂独翁?冰封的江面,舟又何用?若意不在鱼,钓者所为何?若不联系柳公的遭遇,这些着实让人有些迷惑。   当朝掌权者对柳公可谓恨之入骨,先是两度被贬,而后再次声明“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多么严厉的惩罚,一朝归去,难有归期,可纵使难遇君恩,柳公也没有像屈子一样以死殉志,他选择了生,而且那样倔强的活着,就像海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