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祖陶国朝文录中选文标准及其价值.docVIP

试论李祖陶国朝文录中选文标准及其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李祖陶国朝文录中选文标准及其价值

试论李祖陶国朝文录中选文标准及其价值   作者简介:胡姝梦(1988.8-),女,籍贯:河南省洛阳市,工作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李祖陶的《国朝文录》是一部值得关注的清代古文选本。其选文定篇的标准体现了辑者独具慧眼之处——不立宗派、不名一辄,悉以至文为标准的选文,此外李祖陶关于选文的分段标准也极具文学史的眼光。总言之,《国朝文录》选文定篇标准和意义影响深远。   关键词:《国朝文录》;选文;版本;价值;意义   清代古文选本《国朝文录》,历来未受足够的重视。李祖陶所编选的《国朝文录》及《国朝文录续编》共录七十二家文集,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古文选本。本文从选文的作家,其文本的选择标准以及文学史意义入手,分析李祖陶的《国朝文录》。   一、选文作者   《清史稿》:“开国之初,若熊伯龙、刘子壮、张玉书,为文雄浑博大,起衰式靡。康熙后益轨于正,李光地、韩菼为之宗。桐城方苞以古文为时文,允称极则。雍、乾间,作者辈出,律日精而法益备。陵夷至嘉、道而后,国运渐替,士习日漓,而文体亦益衰薄。至末世而剿袭庸滥,制义遂为人诟病矣。”①。李祖陶所辑作者,依据文学升降的源流悉为当时的著名文士,且具有较高的文学成就。“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谓之制义。”②清代取士多用四书五经,且注重文风的雅正。李祖陶的《国朝文录》中所收录的作者,相比较续编而言更为看重其文名、官阶与文风的雅正。一方面,古文主要涵盖:议论类、考类、序类、题跋类、书类、策问类、传类、碑文墓表类等。既是以实用性为目的的文类,因此首先选择的便是官阶较高的文士,这一类文人对于古文的运用较为广泛。另一方面,经科举出身的文人群体其受四书五经的影响较深,因此文风多雅正,可以作为后学者学习的典范之作。以下主要分析李祖陶所辑的这些作家的文集,就其选文展开分析。   二、选文标准   古文选本的序是集中体现辑者选篇缘由之处,从序中看李祖陶框定的至文的标准。在《国朝文录》的自序当中,李祖陶提到“盖人品高者文自胜焉。”“良由不名一辄,惟视其一往情深者而捃摭之,盖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也。”另外在《国朝文录续编》的序中李祖陶指出“文无古今,惟得其神解者为贵。”   首先,人品高者,文自胜。承自孟子“知言养气”而来的文学批评思想。注重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强调创作主体的人格修养。《孟子·公孙丑上》道明通过其言辞而揣悟其为人。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养气篇》将“养气”归为创作论之中,再提出“养气”与“文思”的关系。而对这一关系的思索,始终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韩愈讲养气,就仁义诗书说。到苏辙就把养气的涵义扩大到阅历”③。到李祖陶“盖人品高者文自胜焉”强调文学创作主体的修为,选文关注文章作者的修养。在《国朝文录》中,重视古文作者的修养主要体现在所辑之人上。例如选朱轼文端公集录为两卷,孙嘉淦文定公奏疏录为两卷,均不因其文名深远,而是强调其文之醇茂得于人品之高格。   其次,“不名一辄”点出选文不拘宗派。许乃普的序中指出“余观其指虽不名一辙而折衷义法,各取其长信,无隘与滥之弊矣。”就“不名一辙”“各取其长信”而言,标明李祖陶选辑不立宗派,纯粹从文学本真出发来审视文章。其选与不选之缘由,不为一派正源明宗,而是抱着对文学本身的审视来定夺。以其从对桐城三祖的选文定篇来看,并非是桐城派眼中的三祖,而是以一个不立宗派、不名一辙的角度来选辑三祖之文。   李祖陶从文章的辞采,给予方苞更多的选录和肯定。《海峰文钞文录引》中评刘大櫆之文为才子之文,“取百家之长约六经之旨则简而愈该,咀之而其味愈出。”《惜抱轩文录引》中,李祖陶通过与方、刘的比较评价姚鼐之文“惜抱轩先生之文渺众虑而为言者也。盖生方刘二公之后,欲如望溪之正大而不能,欲为海峰之横肆而不敢。且非为不敢也,亦实有矫之之意焉。”,但与此同时也指出姚鼐之文“然而取径太狭,虽能深入而未能旁开,虽皆绵渺有神而未尽安详有度。”对姚鼐既肯定其为方刘之后桐城又一大家且文章矫正刘大櫆之弊,同时从不立宗派的客观角度去分析姚鼐文章的弊病“旁幅狭而体格小”。   选文兼顾众多体裁并纳其精粹者而录,文后评点注重文章的艺术特色的分析。每一体裁都选其精粹之文予以评点,为后学之人提供借鉴。论议类中评姚鼐《伍子胥论》“说透子胥心事末并带出季札微子之用心,文亦洁净。”;序类评姚鼐《赠钱献之序》“大意箴砭时俗考据之弊,非先生不闻此言,近渐有有人推阐之,云阴将解驳矣。”;传类评《张贞女传》“此用史家类叙法,其联络映带皆极自然。”《国朝文录》所选之文皆注重其文学本身的特色与成就。不立宗派、惟文当者选之,对桐城三祖文章的选辑与评定皆依文章之至者的标准,无所偏倚。   第三,李祖陶在《国朝文录》中“惟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