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菱湖高中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VIP

黄冈菱湖高中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冈菱湖高中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PAGE PAGE 5 黄冈菱湖高中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注意: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其中有六大题,22小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答题无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赍发/及笄 唢呐/木讷 剜心/蜿蜒曲折 B.傩戏/袅娜 云岫/星宿 潦水/潦草塞责 C.江渚/瞩目 沮丧/咀嚼 挑衅/信誓旦旦 D.岑寂/瞠目 付梓/姊妹 醒悟/不省人事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央浼 泅渡 和盘托出 浑水摸鱼 B.安详 逾越 腕肉补疮 鞠躬尽瘁 C.屋檩 角隅 咬文嚼字 得渔忘筌 D.辎铢 轻鸢 模棱两可 气息奄奄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B.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沸沸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C.在“文明树新风”活动期间,我校各班的黑板报都办得形形色色,煞是好看。 D.在我校春季三人制篮球赛上,高二年级篮球代表队打了高一年级一个78∶30,打得他们心悦诚服,甘心认输。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什么《水浒传》里血腥场面那么多,但是大家都觉得很快意呢?那是因为每个人内心里都有压抑,通过这种场面使内心的压抑都释放出来了。 B.契诃夫以对“小人物”命运空前的关注和对沙皇制度的专横和虚伪的无情揭露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他的作品在欧美许多国家都有广泛的影响。 C.沈从文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D.钱钟书对一些向他请教的青年人都是循循善诱,问一答十,把他们的问题和思考引向深入。他不仅在为人上,而且在学问上为后辈学子树立了楷模。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边城》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 B.《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又题为《忠义水浒传》,通行本简称《水浒》,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C.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著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饮酒》等优美散文。其山水诗对后世影响极大。 D.辞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表,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陈情表》。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做6—8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鲁枢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