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教善书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教善书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道教中有一类规模不大然而影响甚广的典籍。它以《太上感应篇》为先发,融合儒释道三教思想,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太微仙君功过格》、《文昌帝君蕉窗圣训》等,这就是道教善书。它以宣扬善恶报应、劝人从善去恶、积善成仙的伦理道德思想为主要内容。这类道教善书包含了大量有关日常生活诸方面的伦理道德内容,如商业的、家庭的、社会的、环境的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极为有益的伦理道德上的借鉴。??
关键词:道教善书;和谐社会;劝善??
中图分类号:B9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08)02-0045-04??
在卷帙浩繁的道教典籍中,有一类规模并不大然而自出现之日起就备受重视并且被广为传播的道教经典,它就是道教善书。它大约到北宋时期才出现,以《太上感应篇》为先发,融合儒释道三教思想,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太微仙君功过格》、《文昌帝君蕉窗圣训》等道教典籍。这些道教善书以宣扬“人要长生多福,就必须行善积德的思想”,并特别地“将道教的方术和戒律贯彻到道德修养中,强调了神灵对人的道德行为的善恶赏罚,积善天必降福,行恶天必降祸,从而要人在日常生活中,从一念心处下功夫,自觉地做到为善去恶”[1]。其中的天人感应、善恶报应等思想更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与劝导作用,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和伦理道德具有深远之影响。其中所包含的大量有关日常生活各方面诸如商业活动、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伦理道德内容,对当前我国的和谐社会构建、公民道德的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道教善书中有关商业伦理的思想内容
道教善书出现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业活动频繁的宋代。“此时封建社会日益从鼎盛走向衰落,……在封建经济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对财富的追求被重新评价,‘弃农经商’、‘弃土经商’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财富在追逐利润的人中间流动。”[2]138因此,人们为了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求得胜利,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各种不公平、不诚信的虚假和欺诈行为也随之增多。这就需要用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形式来约束日常的商业生活,而这给道教善书的出现创造了合适的社会条件与伦理道德上吁求的适宜氛围。??
《太上感应篇》中有大量反映日常商业活动中所存在的各种不道德现象,诸如:“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3]99-120。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也有“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4]708-733的规劝。可见,当时社会中短斤少两的欺诈和不诚信的行为可谓是司空见惯了,而道教善书则奉劝人们应当具有“存平等心,扩宽大量”的公平精神,更要有“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文昌帝君阴骘文》)的诚信品质。这不但是个人道德高尚的表现,在道教看来同样也是积善行德的表现,是有好的报应的。为了达到对这些违法乱纪的商业行为有效劝阻的目的,善书甚至不惜采取恐吓的因果报应警示,试图告诫人们,从事违法乱纪的商业活动不仅会伤害别人,同样因为自己的罪行还会祸及自身;若不弃恶从善,则必会招致“司过之神”的降祸和惩罚。轻者祸及自身,重者则会殃及子孙。《感应篇》即曰:“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二、对家庭生活以及人际关系进行“劝善”
道教善书中还有相当的内容涉及如何处理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这类思想乃是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使然。而儒家的伦理道德说教在普通民众中间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乡党伦常、个人行止,无不以儒家的道德为最高准则。儒家这套讲究忠孝的纲常伦理也为宋元明清之际道教善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和理论基础”[2]22。道教虽然提倡长生久视、得道成仙,但它自身许多的教义戒律都深受传统儒家和佛教的影响。特别是唐宋以后,三教合流趋势加强,三教思想互融的深度和广度都较之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道教善书所开启的伦理系统是一圆融三教的系统。概而言之,其忠孝伦常部分主要应是取自儒家,其十善恶业部分主要应是取自佛教,而其齐物畏神部分则主要应是取自道教。”[5]道教善书吸收和融摄儒家的忠孝仁义内容当然是因为传统儒家的纲常伦理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深刻影响。所以,采取儒家的伦理道德说教也易为普通民众所接受,人们也往往愿意接受自己所熟悉的伦理模式。??
在《感应篇》中,这类思想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其中就有讲“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的伦理道德内容。显然,这类涉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的内容其用意就在告诫人们一定要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文昌帝君蕉窗圣训#8226;六敦人??》曰:“父子主恩,尤???I之以?x,君臣主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