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理念重点.docx

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理念重点.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理念重点

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理念 ——低碳生活,还地球美好蓝天 ? 研究小组成员: 前言 绿色理念 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善待环境。 当代大学生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自觉采取低碳行为,进行低碳消费,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希望,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我们的一言一行对社会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关注。那么,为了解决世界性的环保问题,我们大学生应该怎样从我做起,践行环保理念? ? 一、选题原因 (一)践行绿色理念是时代的需要 ?????1.1党中央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1973年8月5日至20日,由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现发改委)在北京组织召开的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1983年12月31日国务院决定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这期间,制订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措施,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市环境保护工作开始有法可依。 ?????1.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2013年4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14个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201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安排的通知》 (二)践行绿色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1.1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全球性变暖、气候变化和土壤、河流及海洋的污染威胁着我们的生存;水和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存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大量的垃圾也在不断堆积成山,环境日益恶化的警钟几年前就敲响了,但是我们个人在环境不断恶化进程前的行动仍显得过于无力。 1.2保护生态平衡才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叶启文曾在《生态平衡与人类生存》中说过:人与环境中的诸要素,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之间,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建立了一个多元结构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单元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维持着相对的生态平衡。 所以人类以及一切生物要有一定的数量、质量比例才能维持生态系统中的平衡。如果这个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我们会连自己的生存都成了问题。我们要想继续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存和发展,就得保护好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 ?(三)践行绿色理念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 1.1部分大学生环保意识与行为有差异 目前,随着环境污染的家剧,大学生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但尽管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强化,我国大学校园里仍然存在着种种环境破坏和不文明现象。可见绿色理念不止在语言,也需践行。 ? 2.2践行绿色理念是个人素质的体现? 环境保护,的确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问题,但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它其实更是一个小问题,小到可以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试想如果一个大学生随地扔垃圾,旁人会觉得他的教育是失败的。相反,若他看到地上的垃圾随手捡起,我们就会觉得他的品行还不错。 我们都知道,品德是个人素质体现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和倾向,是大学生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它体现了一个人是否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否有较高的责任感等等。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希望,也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我们的一言一行对社会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关注。所以,我们组决定探讨我们大学生应该怎样从我做起,践行环保理念。 ? 二、研究情况综述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但是长期以来,世界各地的公民对这个问题知识不多,认识不够。 ? (一)东西方古代的环境意识 在中国古代荀子就曾提出“制天”“化物”“理物”的理想,主张改造自然,治理自然。 庄子的因任自然学说,“不一心损道,不以人助天。”庄子认为自然界本来是和谐的,人有了知识,发明了技巧,使自然界和谐美满状态被破坏,庄子主张消除人为因素,回到原始的自然。 (二)东西方近代环境意识 西方的笛卡尔提出借助实践哲学,我们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 康德提出:“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及人的“绝对价值”和“客观目的”,并以此作为最高的道德律,并由此强调认识自然的主人,即“人是自然地立法者”。而黑格尔则把绝对理性视为全部自然界的主人,实际上是把人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三)东西方现代环境意识 1972年,芭芭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完成《只有一个地球》,明确提出要重建“地球上的秩序”,为此进行三方面努力:爱护共同享有的生物圈;学会在技术上圈内共存,制定人类生存的战略。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就保护和改善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