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 从营造堂到作古二里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玛窦 从营造堂到作古二里沟

PAGE PAGE 8 利玛窦 从营造南堂到作古二里沟 作者:袁明子 来源:北京青年报 更新:2006-5-23 20:14:16 【字体: HYPERLINK javascript:fontZoomA(); 小 HYPERLINK javascript:fontZoomB(); 大】 现在南堂的大门 ■摄影供图/袁明子 利玛窦 从营造南堂到作古二里沟 利玛窦 从营造南堂到作古二里沟 利玛窦 从营造南堂到作古二里沟   进献自鸣钟取悦皇帝 目的是留在京城传教———   北京市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学生。虽然不是北京人,但是热爱老北京文化,经常游走于北京的大街小巷、胡同之中,探寻老北京的秘密,咂品老北京的韵味。   最喜欢老舍   《想北平》中的一句话:“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爱北京,愿走遍北京的大街小巷、条条胡同,追寻历史,记录现实,描述心中的点点感受。   历史文化背景   5月11日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忌日。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外来文化输入的高潮,一次是汉魏隋唐时代印度佛教文化的输入,一次是明代后期及近代西方文化的输入。两次外来文化大规模输入之时,宗教文化皆为开路先锋,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和西方传教士之口、笔,渐渐西传,引起阿拉伯和西方世界的震惊,甚至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着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其中在第二次中西文化交流大潮中,耶稣会士利玛窦堪称勇开先河并取得卓越成就的第一人。利玛窦自始至终把尊重中国文化、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宣传天主教义良好地结合在一起,被后人称赞为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上的“最高典范”。   利公在华期间编译了天主教教义方面的书籍《天主实义》,测量方面的《万国舆图》,并同大学士科学家徐光启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特别是他亲手用科学的方法给万历皇帝绘制的巨幅精密世界地图,更使当时的人们惊叹不已。利公最终病故于中国北京,他不仅是我国历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也是中国天主教会的奠基人。他是缔造和平的使者,也是文化传播的使者。   每次经过宣武门,我的目光都会被一个古老的建筑所吸引。那就是坐落于宣武门内的天主教堂。因其位置在北京城南,俗称“南堂”。   南堂位于前门西大街141号,因隐藏在街边的绿化带和停车场的后面,所以并不十分显眼。南堂的大门是中式的三开间广亮大门,门上挂着“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北京教区宣武门天主堂”的牌子,右侧墙上有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南堂的石刻。   进大门,面前有个印刻着天主教会标志的影壁,虽与普通影壁相比略显小巧些,但是和后面院落画有耶稣画像的拱形院门相映,倒也显得气势不凡。影壁后面有一处漂亮的院子,据这里的工作人员说,院子是修女和神父住的地方,所以是闲人免进的。   从院门外,可看见一处挂着:“通玄佳境”的横匾。据史料介绍,顺治九年御制匾额:“钦崇天道”。顺治十四年皇帝赐书堂额:“通玄佳境”。康熙时“玄”避讳改为“微”。照理此处的匾额应该为“通微佳境”,但是南堂曾经几次失火重修,此处的匾额为后人制造也未可知。   影壁左侧为天爱诊所,右侧有一处假山、水池。假山里立着一座纯白的圣母像,左边一个小天使与其作伴。假山右侧有个拱门,拱门进去的院子就是主教堂了。   进入教堂,顿时眼前一亮,数盏西式玻璃吊灯,把高高的、狭长的教堂装饰得神圣高雅。教堂顶部成拱形,由数根大柱子支撑。柱子有着黄绿色的花纹。每个柱子中间,有一扇彩色的玻璃窗,有的绘着花纹,有的绘着人物。每扇玻璃窗上面,还有三个小小的拱形玻璃窗,很是别致。   墙上挂有许多宗教故事的画。柱子上挂着的条幅以及大屏幕,使得教堂颇有一些现代化的气息。教堂最前面供着圣母玛利亚的画像,画像下是十字架上的受难耶稣,星星点点的蜡烛环绕着他。   周日,清晨的阳光,衬着空灵的音乐,从彩色的玻璃窗照射进来,使得整个教堂都充满了神圣的气氛。看着老人在投入地唱着赞歌,小孩子在教堂里跑闹,阳光打在他们天真可爱的脸上,我的心情异常平静。   ■院中两块记录建堂历史的石碑,如今已经分辨不出字迹了   走出教堂大门,坐在绿树阴阴的小院中,仰望着高大肃穆的教堂,心似乎像洗涤过了一般,清澈平静。院中两块记录建堂历史的石碑,如今已经分辨不出字迹了。据说雍正八年,北京地震,南堂遭受损失,雍正赐银一千两修缮。1775年南堂遭火灾,后乾隆帝又赐银万两,重新修复。道光十八年(1838年),南堂被关闭。道光二十四年(1844),道光皇帝废除了对天主教的禁令,1860年重修南堂。1900年南堂又遭火焚。1904年,重新修造大堂及其附属房屋,即现在的南堂。1979年教堂重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