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论文中医理论论文中医理论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与机遇
中医基础理论论文中医理论论文:
中医理论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和机遇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理论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和机遇。方法: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往往导致实践活动的剧烈变革和进步,医学理论也不例外。回顾中医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二是以大量扎实的临床实践为基础;三是借助了当时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思想方法;四是社会生存环境遭遇变革。结果与结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要遵循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继续发扬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重视临床实践,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使中医药在人类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中医理论;创新与发展;基础;机遇;内经;伤寒论
理论为实践提供行动依据并指明前进方向,是实践的指南和灯塔。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往往导致实践活动的剧烈变革和进步,医学理论也不例外。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现结合中医理论的发展历程,对理论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和机遇作一简要分析,供同道商磋。
1中医理论的发展历程
中医理论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思考,融纳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继承、积累和创新中形成的,创新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首先是成书于中国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勾画了中医理论的雏形,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黄帝内经》把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与医疗实践相结合,并广泛吸收了当时的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地理学及物候学研究成果,兼备了社会、人文等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提出了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天、地、人三才的整体医学模式,并创立了藏象、经络、诊法、治疗及养生等各方面的理论,成为三坟之作,数千年来指导着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贡献。
其后,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了汉代以前的有关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丰富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大胆创新。从整体观念出发,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创造了理法方药一整套理论体系,成为至今指导临床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并且,以其“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可以说,《伤寒论》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起到了一部中医外感杂病临床诊疗指南的作用。
至金元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各自发挥《内经》有关理论而形成四大医学流派,其不同的学术理论,各有创新,分别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1]。
明清时期,吴又可在继承前人学术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著述我国第一部传染病专著《瘟疫论》,创造性地提出温疫不同于伤寒的独特见解。立疏利透达法,创达原饮以治疗湿热秽浊之疫,为温病邪伏膜原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叶天士则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的理论,并由之制定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大法。其后吴鞠通在叶天士理论启发下,确立的三焦辨证,补充了卫气营血辨证的不足,使温病辨证理论趋于完善。这些理论至今仍是指导临床温热病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
总之,中医学史上每一次临床实践技术的重大提高,都起源于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都得益于中医理论的启示、闪烁着中医理论思想的光辉。
2理论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和机遇
回顾中医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每次理论创新都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继承和发扬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②以大量扎实的临床实践为基础;③借助了当时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思想方法;④社会生存环境遭遇变革。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思想异彩分呈,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并没有黯然失色,相反越来越彰显其超前的科学理念。中医学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强调“天人合一”、“形神统一”系统整体的生命观,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在这种整体观念下,发生、发展,并逐步完善的。在整体理论指导下,中医药学在临床实践上,特别强调动态把握人的整体生理状态和病理过程;治疗上,也强调针对人整体功能状态,采用整体综合调节的方式进行动态干预,也即辨证论治。同时,还强调“以人为本”、“治未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医疗保健思想。这是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同时也为中医学创新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
实践出真知,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其创新和发展亦离不开实践这一沃土。中医学在总结升华为理论成果的过程中,经历了人类与疾病斗争的长期反复实践。即在多次实践之后逐步领悟了一个道理,然后再到新的实践中去验证这个道理。这样的研究方法,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科学发展规律。其形成过程是:实际问题→产生直觉观察→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般概念和经验→再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经验[3]。所以理论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饰以华丽现代医学词汇的空中楼阁,而要以大量扎实的临床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创造出符合实际的新理论。张仲景、金元四大家及温病学派无一不是临床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州数控GSK980TB3系列使用手册.pdf
- (热门!)最新版的比亚迪供应商审核自查表(可编辑!).docx VIP
- QJ300-12N钱江闪300维修手册(24.7.16).pdf VIP
- 一消《消防安全案例分析》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第2套).pdf VIP
- (完整word版)内科护理学第五版目录.pptx
- 3.1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课件)地理商务星球版2025八年级上册.pptx
- 动力电池产品介绍.pptx VIP
- 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常规.pptx VIP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机械制图》形考任务1-4 参考答案.pdf VIP
- 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现状及前景展望.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