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Microsoft Word 文档1.doc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Microsoft Word 文档1.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Microsoft Word 文档1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 机械通气是抢救各种危重病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措施.它能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纠正缺氧/放置二氧化碳在体内蓄积,为抢救提供有力的生命支持.机械通气的合理应用是危重病医学发展的重要领域,呼吸机是危重病抢救中必不可少的机械.临床上常用的呼吸机有两大类,即常频呼吸机和高频呼吸机.前者又分三大型,即定压型,定容性,多功能型.常用的通气方式有控制/辅助呼吸,呼气末正压(PEEP)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p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等:特殊通气方式有反比通气(IRV),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支持通气(PSV),双气道正压通气(BIPAP)四种.不论采取何种通气方式,呼吸机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操作者的技术,病人自身及机械装置的质量等原因,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所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性能先进的呼吸机不断投入临床使用;同时也由于呼吸机生理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使呼吸机应用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因此,由于呼吸机应用所导致的并发症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机械通气的某些并发症永远无法避免,再加上呼吸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充分认识这些并发症的危害性,熟悉其发生原因,提高警惕,尽量避免其发生,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加以处理,是当今护理工作者,尤其是从事急救医学和为中医学的护理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本章介绍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并就其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作简要叙述. Ⅰ、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一、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指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院内获得性肺炎。文献报道大约28%的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导致声门的关闭功能丧失,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内容物反流误吸是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会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显著增加病死率。 明确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一般认为高龄、高APACHE II评分、急慢性肺部疾病、Glasgow评分9分、长时间机械通气、误吸、过度镇静、平卧位等均为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高危因素。因此,机械通气患者没有体位改变的禁忌症,应予半卧位,避免镇静时间过长和程度过深,避免误吸,尽早脱机,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发生原因: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自然防护能力下降;医源性交叉感染和分泌物引流不畅;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引起菌群失调,造成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和细菌与真菌的二重感染。 预防及处理:加强呼吸道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保持气道的良好湿化,及时排吸气管内分泌物;分泌物定期做细菌培养,有针对性应用抗生素。 肺不张 发生原因:分泌物引流不畅导致分泌物或痰栓的堵塞;气管插管过深,导管进入单侧支气管;氧中毒引起吸收性肺不张。 预防及处理:及时翻身、拍背、气道湿化,充分吸痰,对肺不张的肺区,加强体位引流;纠正过深导管;使用叹息通气,氧浓度50%。(40~50%) 三、呼吸道阻塞 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包括人工气道在内的呼吸道阻塞或梗阻。 发生原因:大量分泌物突然涌出,来不及全部吸出或未被及时发现和吸引;由于感染、湿化和吸引不够、咳嗽无力等因素,造成分泌物在人工气道的管腔内沉积,形成痰栓或痰痂,将管腔大部分或完全堵塞。导管和套管滑脱。导管扭曲或压扁。气囊滑脱或脱垂。皮下气肿。误吸。 预防及处理:及时翻身、拍背、气道湿化,充分吸痰;及时更换导管和套管;皮下气肿造成上呼吸道梗阻时,进行排气和减压。 四、肺气压伤 发生原因:吸气峰压过高或潮气量过大,PEEP过大,使平均气道压升高;吸气时间过长;吸气流速过快,气体分布不均,导致部分肺泡过度捧场,甚至破裂;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咳嗽和咳痰;未发现的肺大泡;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引起气道粘膜压迫和坏死,甚至气管环穿孔;气管切开的患者,气道密闭不佳和皮肤缝合过紧;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心肺复苏时做心内注射和胸外按压。 预防及处理:限制通气压力;对有诱发气胸原发病存在的患者慎用PEEP和PSV;必要时镇咳;发生气胸应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 五、氧中毒 发生原因:长期高浓度吸氧,一般是指氧浓度60%,时间超过48小时。 预防及处理:尽量避免吸入氧浓度大于60%,即使由于病情需要,也要控制高浓度吸氧的时间及吸氧波度Te40% 六、通气不足 发生原因:分泌物排出不畅或气道阻塞导致二氧化碳排出受阻;管道漏气、脱机;TV过低或I/E设置不妥;明显的呼吸机对抗,影响通气效果。 预防及处理:分析患者产生通气不足的原因,并尽可能去除这些影响因素。若引起通气不足的因素已经去除,动脉血气分析仍提示有通气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