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物探究性实验跟课堂教学的整合.doc

试论生物探究性实验跟课堂教学的整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生物探究性实验跟课堂教学的整合

PAGE PAGE 1 试论生物探究性实验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潘建勋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中学325100) 中学生物学2007年第23卷第5期 l 问题的提出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学教学离不开生物实验教学,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学生物实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些学校和教师、学生在“讲实验、背实验、考实验”。即便有学生操作的实验,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做法:教师课堂上讲步骤要点,学生到实验室“照方抓药”的模式进行实验教 学,有的学生忘记了步骤,干脆在书上看一步做一步,目的性根本不明确,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出现了实验与生物课堂教学的脱节。在对某一个县的所有高中生 物教师一份问卷调查中显示100%的教师回答从来没上过实验和生物学知识教学整合在一起的课。由此可见,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策略、方法需要研究,“实验” 就是“实验”,“上课”就是“上课”这种把实验课和生物学知识学习课割裂的现状需要改善。把生物学知识学习课和实验课有机整合在一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才能有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2 探究性实验课与生物学知识课脱节的原因 2、1 教师的观念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在教师中存在着这样的观点:学生实验做与不做,对学生考试成绩无多大影响,而且认为只要把实验原理、目的、步骤及每一步 操作的目的、实验结果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讲细、讲清、讲透,更加有利于学生提高成绩。至于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课认为好象是“调味剂”“添加剂”,给学生放松放松、增加兴趣,没有其他作用。因此把新教材刻意安排的探究性实验在课堂上先讲细,便成了验证性,由于预先的详细讲解,失去了探究的价值,由于讲完了相应的理论内容后再到实验室实验操作,同时也就导致了探究性实验课与生物学知识课的脱节。 2.2 教材的编写 当然还与教材对实验性质的定性与编写有关:老教材(1996年人教版)安排的4个实验全为验证性的,而且以附录的形式集中编排在教材的最后;正因 为当时实验又少,又是验证性,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导致教师只能讲实验,至于操作是可有可无的,是附加的。这代教材在有的省份使用了将近20年(1991 年~2001年,1996年版与1991年版无多大改变),因此有的教师,特别是老教师把这种长期形成的讲实验、背实验的传统习惯带进了教材改革的今天。虽然 验证性实验也可与教材中相应内容整合在一起,但在课堂上的详细讲解,而后或再择日在实验室进行学生操作,就出现了脱节现象。现行教材(200o年人教版) 意识到这点,将实验分散编排在相应的教材内容中且出现少量的探究性实验;新课程标准教材(2004年人教版)将大幅度增加探究性实验的内容。但对有的探 究性实验内容的编写,教材的意图为探究性的,但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时很容易又回到验证性。如200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上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教材对它的安排和编写是这样的:首先,把它编排在上册书的第三章第三节“光合作用”内容中,不再是附录形式编排在最后。其次,教材以探究的语气引入此实验的(“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哪些呢,我们用下面的实验来探索”),很明显,编写者的意图为此实验的性质为探究性,教学上是与教材相应内容紧密结合的,融合在一起的。但对此实验的本身内容写的太详细了,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探究的结果即几条色素带及颜色都详细写在书本上了。因此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省事、为了考试,还是把教材安排的探究性实验改为验证性实验,详细讲解后再做实验,走了老路,抱着老方法不放,仍出现实验课与生物学知 识课的脱节现象。 2.3 探究性实验教学本身存在着困难 (1)实验设计难。由于学生以前没有这样的经验,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特别是条件较差的学校的学生,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实验,更谈不上 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同时受学生年龄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有较大的局限性,也没有系统学习过实验设计的方法、步骤、原理、原则等。因而,学生难以完成 一个比较完整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 (2)实验完成难。由于以往认识的偏差和条件的限制,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够,而且学生对实验仪器的认识和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学生独立完成实 验较难。常见的现象就是有的学生到实验室很好奇、高兴、但不知道要做什么,看热闹,走过场。 (3)实验分析难。限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独自分析实验结果、探索和思维获取结论。学生独自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比较困难,特别是对实验中某些条件的忽视或控制不好而造成的实验结果的偏差,难以得出合理的解释。 . (4)探究性实验耗时多。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探究式学习太废时间,根据国外某些学者研究,探究式学习要比接受式学习多花1.3到1.5倍的时 间。在高中有限的紧张的学习时间里,在升学压力下,很多问题既然在一堂课内难以完成完整的探究,

文档评论(0)

1hone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