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饮酒与驾车的关系.doc
PAGE
PAGE 2
饮酒与驾车的关系
摘 要:本文针对酒后驾车问题,建立了一个反映体液中酒精含量变化的微分方程模型,接下来用常数变易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用最小二乘法并借助于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了模型的具体解。然后我们利用Mathematica软件对题目中的各个问题一一做出了解答: (1)很好地解释了大李碰到的问题; (2)饮酒后分别在l1.6341d~时、12.7169d~时内驾车就会违反国家新标准; (3)对两种饮酒方式分别在饮酒后1.35067d~时和2.62436d,时时体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最大值; (4)如果天天饮酒,则酒精涉入量的极限安全值为8288.93毫克,相当于0.382瓶啤酒所含的酒精最。此外,我们还对一般模型进行了误差和灵敏度分 析,利用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严格的证明了微分方程对初值和非齐次项都是渐进稳定的。
关键词:微分方程;酒精;饮酒
分类号:AMS(2000)65L80 中图分类号:O241.81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略)
2 问题假设
为了更简便的解决问题,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作出以下假设:
1.假设整体过程中人没有摄入任何影响代谢的药类物质和作剧烈性运动。
2.人的吸收速率和代谢速率是恒定的。
3.酒精代谢速率与当前血液中酒精浓度成正比。
4.人体体液对酒精吸收速率与当前肠胃中酒精含量成正比。
5.人体自身产生的酒精忽略不计。
3 符号说明
表1 变量定义表
变量
含义
单位
备注
吸收能力系数
1/小时
代谢能力系数
1/小时
开始饮酒时人体体液中的酒精浓度
毫克/百毫升
人喝下酒精的总量
毫克
一瓶啤酒中酒精的量约为21700毫克[1]
变量
含义
单位
备注
人体液所占的体积
百毫升
约为420百毫升[2]
时间
小时
较长时间饮酒时的持续时间
小时
酒精由肠胃进入人体体液的速率
毫克/小时
酒精由口进入肠胃的速率
毫克/小时
t时刻体液中酒精的量
毫克
t时刻肠胃中酒精的量
毫克
在t时刻人体体液 (或血液)中的酒精浓度
毫克/百毫升
4 问题分析及模型的建立
1) 问题分析
依常识,我们知道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即可被肠胃直接吸收,进入血管,吸收过程和代谢过程是同时进行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血液中酒精浓度同时受吸收和代谢影响。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对吸收过程和代谢过程作分析和讨论:
(1) 吸收过程
在此过程中我们考虑的是肠胃吸收酒精进入体液所引起的酒精量的增量,其中用,代表时刻酒精由肠胃进入人体体液的速率 (单位:毫克/小时),以刚开始饮酒的时刻为记时的初始时刻,即=0,由于喝下的酒精在时间无穷长时总会被全部吸收,故有:
(2) 代谢过程
这里我们认为酒精的代谢的速率与当前体液中含有的酒精量成正比关系,设比例系数为,以表示时刻体液巾酒精的量,结合以上两个过程,依据量守恒定律可得方程:
又因故
2) 模型建立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血液中酒精浓度关丁时间变化的一般模型:
一般模型:
由题中可知,酒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喝完,也可以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喝完,这样将有两个不同的吸收速率,即可以得到两个不同的,(£)表达式,于是可以得到两个具体模型。
具体模型 I的建立:
由于考虑的是短时的饮酒效应,可以认为酒精进入人体体液的速率与肠胃中酒精的含量成正比,这样便可以得到:
再结合一般模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模型:
具体模型I:
具体模型II的建立:
在这里研究的是长时饮酒效应,可近似认为在持续饮酒的过程中酒精是匀速进入肠胃的,则酒精进入肠胃的速率与整个过程中喝入的酒精量有如下关系:
而肠胃里的酒精量的变化有:
肠胃里的酒精量的变化量=喝入机体的酒精量一机体对酒精的吸收量即得:
而与模型I一样有:
再结合一般模型我们可以得到模型II如下:
具体模型II:
5 模型求解
1) 一般模型的求解
观察一般模型,运用常数变易法,易得原方程的解:
2) 具体模型 I的求解
由及得:,又,将其代入一般模型的特解中并化简得:
3) 具体模型I1的求解
根据题设,我们取。
由及,
将其代入特解中并化简得:
4) 参数估计及具体解
根据题中所给数据以及所给的条件我们运用最小二乘法结合Matlab软件[3]拟合出、的值分别为:=2.0261,=0.1842
于是具体模型I的解为:
图像为图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