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01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 诺 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第21饮酒优化模型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 号 专 用 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评
阅
人
评
分
备
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PAGE 4
饮酒驾车的优化模型
编者按:本文的模型假设周密合理,尤其是列入了“大李在第一次检验到第二次喝酒之间间隔为半小时”。这样,使得作者可以由数学结果合理的推出问题一的结论。文章的一个缺点是推导了酒精在体内的积累公式,但在给出能否天天喝的结论时,没有运用所得到的这一数学结果。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啤酒中酒精在人体体内胃肠)(含肝脏)与体液(含血液)之间的交换机理,分别建立了在短时间内喝酒和长时间喝酒两种情况下,胃肠和体液(含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的微分方程模型。对给出的数据,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数据拟合及高斯—牛顿算法,确定了酒精含量以及酒精从胃肠进入血液的速度系数和酒精从血液渗透出体外的速度系数。继而,对不同喝酒方式下,血液酒精浓度进行分析;该模型可以预测喝酒后任一时刻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对于第一问假设大在第一次检验后半小时喝酒,由于体液中有残留的酒精,顾第二次检查时酒精浓度为20.2448毫克/百毫升。
关键词:饮酒:微分方程:高斯—牛顿算法
分内号:AMS(2000)65L80 中图分类号:O241.81 文献标识码:A
1 模型假设
1假设喝啤酒后,啤酒中的酒精全部进入胃肠(含肝脏),然后经过胃液渗透到体液中。
2假设酒精从胃肠向体液的转移速度,与胃肠中的酒精浓度(或含量)成正比。
3假设体液中的酒精消耗(向外排出、分解或吸收)的速度,与体液中的酒精浓度(或含量)成正比。
4 对问题一,假设大李在下午六点接受检查,之后由于停车、等候等原因耽搁了一定时间(这里不妨假设=0.5小时),即大李从第一次检验到第二次喝酒之间间隔为半小时。
5 问题一,假设大李在两次喝酒时都是将酒瞬时喝下去并立即进入胃肠中,没有时间耽搁。
6 假设在很短的时间内喝完即将瞬时喝下去并立即进入胃肠中,没有时间耽搁。
7 假设酒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时是均匀喝下去。
8 假设体液的密度为1千克/升。
2.模型建立
一个人的血液中酒精含量取决于他的饮酒量、体内原有的酒精含量以及喝酒方式等。由科普知识知道,酒精是经胃肠(主要是肝脏)的吸收与分解进入体液的。因此本文酒精从胃肠(含肝脏)向体液转移情况用图1直观地表示。
胃肠体液
胃肠
体液
图1
其中看为酒精从胃肠渗透到(除体液外)其它地方的速率系数;为酒精从胃肠进入体液的速率系数;为酒精在体液中消耗(向外排除或分解或吸收)的速率系数;为酒精进入胃肠的速率。
问题一:
要解释大李碰到的情况,就要证明大李在中午12点喝一瓶啤酒后在下午6点时体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小于20毫克/百毫升,在晚饭时再喝一瓶啤酒后在凌晨2点时体内血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