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生中华鲟卵孵化苗种培育及自然繁殖研究
野生中华鲟卵孵化苗种培育及自然繁殖研究
摘要: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捞取的6批野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卵进行了孵化,并采用自制的小型苗种培育自循环系统对孵化的野生中华鲟苗种进行了培育。结果表明,野生中华鲟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较低,受精率约为20%;平均孵化率约为15%;孵出的野生中华鲟苗优质率约为72%。
关键词: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孵化;培育;自然繁殖
中图分类号:S9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3-3099-03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一种典型的溯河洄游产卵鱼类,是中国珍稀特有鱼类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因过度捕捞、水体污染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华鲟野生资源数量日益减少[1]。1981年葛洲坝水利枢纽截流后,中华鲟产卵群体被阻隔在葛洲坝下游江段,在坝下宜昌江段形成了新的产卵场。自2003年以来,中华鲟的产卵量急剧下降。因此,监测和研究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状况,对掌握野生中华鲟群体波动状态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合理的中华鲟自然繁殖效果评价技术,可以有效掌握中华鲟的自然繁殖状况,并为保护野生中华鲟提供依据,也是保护野生中华鲟的重要环节。为研究葛洲坝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效果,并对中华鲟自然繁殖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分析了自然繁殖时野生中华鲟的受精率,并在人工条件下对采集的野生中华鲟卵进行了孵化和苗种培育,旨在评价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状况,并建立评价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效果技术,为野生中华鲟的繁殖效果评价提供方法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1年11月22日至11月25日于葛洲坝捞取的6批野生中华鲟卵。
1.2 野生中华鲟卵的采集
采集中华鲟卵使用经改造的弶网进行。底层弶网网口呈规则的半圆形,网口直径1.5 m,网口面积0.884 m2。网具分前后两部分,前面网衣长7 m,网目20目,后面囊网长3 m,网目60目。底层弶网采样时,网具由锚固定。底层弶网放网时,当船行驶到采样点,使船头朝向上游,网锚抛下后使船缓慢下行,锚固定后放网,放网时微力拉紧网与浮筒间尼龙绳,使采样网口与水面垂直下沉。收网时,待网口拉出水面后顺网口拉起囊网,解开囊网尾部扎口,将收集的鱼卵置于清洁水盆中,分拣并计数。
1.3 野生中华鲟卵的孵化
野生中华鲟卵运输采用双层塑料袋充氧的方法,塑料袋外加装泡沫盒,以缓冲震动和隔热。孵化采用的设备为“尤先科”孵化器,孵化前采用2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孵化设备,消毒后清洗并运行孵化设备,待运行稳定后,放入野生中华鲟卵进行孵化。孵化水源为中华鲟研究所黄柏河基地井水,水温变化范围为16.4~20.5 ℃,孵化过程中监测并记录孵化水温,及时调节供水量。在孵化过程中要及时剔出死卵、霉卵,防止水霉的孳生。统计并计算孵化过程中产生的受精率、孵化率和优质鱼苗率。
受精率=原肠期鱼卵数/样品鱼卵数×100%
孵化率=出苗数/放入孵化筛的鱼卵数×100%
优质鱼苗率=优质鱼苗数/孵出鱼苗数×100%
1.4 野生中华鲟苗的培育
1.4.1 野生中华鲟苗的培育设备 野生中华鲟苗培育设施为自制的小型苗种培育自循环系统。系统主要由养殖池和水处理系统两部分构成,养殖池为圆形塑料桶(d池底=70 cm,d池面=90 cm,h=80 cm);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生物棉过滤、活性炭过滤、曝气增氧、紫外灯消毒和毛刷过滤等流程;养殖水温由室内空调调控。培育设施工艺流程见图1。
1.4.2 野生中华鲟苗的饲养管理 野生中华鲟苗培育用水为黄柏河基地井水,养殖池供水采用笛式供水管供水。利用自制的苗种培育自循环系统共培育野生中华鲟苗300尾,分别放入3个养殖池中,每池放养100尾。仔鱼暂养阶段约为12 d,主要调控养殖环境,定时监测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使水温维持在(18.5±0.2)℃,氨氮小于0.1 mg/L,亚硝酸盐小于0.01 mg/L,垂直供水,不形成水流。仔鱼暂养到约12日龄时,大多仔鱼开始排出胎粪并开始摄食。采用水蚯蚓作为开口饵料,饵料用3~5 mg/L的土霉素或呋喃唑酮浸泡消毒,消毒后冲洗干净,将水蚯蚓剁成1 mm左右的碎段投喂,水蚯蚓碎段长度随鱼苗口径的增大而逐渐增加。开口时以鱼苗体重的2%~3%投喂,每天投3次(9∶00;15∶00;21∶00)。将剁好的水蚯蚓用水混合后沿池壁周围均匀泼洒。每天可根据鱼苗吃食情况递增。投喂前后30 min清除残饵及粪便。
在利用苗种培育自循环系统养殖中华鲟的过程中,主要的日常管理内容包括: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定时开启紫外灯消毒水体;定时监测水温,防止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危险品水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库资料(浓缩500题).pdf
- 标准图集-苏S13-2022 预制混凝土排水检查井.pdf VIP
- T/CSWSL 036-2024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pdf
- 2025至2030中国宫颈癌疫苗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汽车防爆膜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热熔线标涂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报告.docx VIP
- 2021年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医院病理技师礼仪与病理诊断.pptx VIP
- 2021年度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十二公民》剧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