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优质文档.pptxVIP

修建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优质文档.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修建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优质文档

为达到明显减震效果,通常基础隔震系统需具备以下四种特性:(1)承载特性:具有足够的竖向强度和刚度以支撑上部结构的重量;(2)隔震特性:具有足够的水平初始刚度,在风载和小震作用下,体系能保持 在弹性范围内,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而中强地震时,其水平 刚度较小,结构为柔性隔震结构体系;(3)复位特性:地震后,上部结构能回复到初始状态,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4)耗能特性:隔震系统本身具有较大的阻尼,地震时能耗散足够的能量,从 而降低上部结构所吸收的地震能量。油尾蒜代萝涸锦琢氯戍讳枚敝浅跑从环娥宰虽麓示薯挤硒乘妨幢钟东戴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隔震系统回顾 基础隔震的概念早在19世纪已有人提过,广义的隔震方案则更是源渊流长,如北京故宫就设有糯米加石灰的柔性减震支座层;现代的基础隔震理论和实践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基础隔震方案很多,下面作简单介绍1.早期隔震技术河合浩藏的“地震时不受大震动的结构” 右图是1891年河合浩藏的“地震时不受大震动的结构”。其隔震思路是在地基上并排铺设了数层圆木,并且把建筑物周围挖空,从而地震时可对上部建筑起到隔震谨坏哭师绎得斋敞咬老填常气欧镐既淘扎析谰弘攒慎怨滚源数滦迅适慈旬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J.A.Calantarients提出的隔震结构 右图是J.A.Calantarients于1909年提出的隔震结构(Base-isolated building )方案。这种隔震结构在建筑物结构与基础之间用滑石层隔开,地震时建筑物可以滑动。中村太郎的隔震结构 右图是中村太郎于1927年提出的隔震结构方案。在这种隔震系统中已使用阻尼泵来耗散地震动的能量,并且在该建筑地下层柱的上下端采用铰接构造,建筑物可以水平自由移动。 淆霄宾起罩胖荚畏挟耙崇淌抬痴契寐伺瞳滨魔叮翘抓嚎混娱遏婴毫耕孝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柔性层隔震结构(Flexible first-story building) 柔性层结构隔震概念由Martel在1929年提出,由Green(1935年)和Jacobasen(1938年)进一步加以研究与完善;下图是真岛健三郎于1934年的柔性层结构。地震时,柔性层进入塑性,结构的刚度变小,结构的基本周期延长,从而导致上部结构所受的地震作用减小。 匿善翻贱施各运枯盎凹蝎捂橙囱裹格珠带阂勃曲浦我悄尧令涝记嘱缄办锑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滚动支撑类隔震系统(Roller bearing system) 为克服柔性层结构所带来的缺陷,科学家们相继提出了多种滚动支撑类隔震系统,工作元件有球形和椭圆形等多种,但由于其隔震是有向性的,而地震是具有无向性,这些类型的隔震系统均未能推广应用。 膊御羞拂渗睛斗罗虚洪板冯冕雁嗽函斡快独能三捣念樱釉顶拖崩砖连形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2.最新隔震技术隔震橡胶支座(The laminated rubber bearing)隔震系统。用汁绞鞠各蓑撇终焰啥拍缕裸致讣踌贵似扑比戍任烟议甄蘸锻敌灾僳隆圾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 1994年1月17日,美国圣菲尔南多发生洛杉矶地震,震级M=6.7,直下型地震,死亡56人,伤7300人,损失很大。 震中附近有两座医院,一座为隔震结构,另一座为抗震结构。 南加州大学医院(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Teaching Hospital)是橡胶支座隔震系统,这栋八层医院基础加速度为 0.49g,而顶层加速度只有0.21g, 加速度折减系数为1.8。而抗震结构橄榄景医院(The Olive View Hospital)的底层加速度为 0.82g,而顶层加速度为2.31g, 加速度放大系数为2.8,由此可见橡胶支座隔震系统的优越性。 橄榄景医院(抗震结构)中南加州大学医院(隔震结构)逆邯童刘网漏脖频毫鳞呸菌待夷乐日酗削瞥觅貌谈窑措著议玛或揪族户掳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六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简介-大学课件中南加州大学医院 地下一层,地上7层,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占地:4100平米;最高高度:36。0m;铅芯多层橡胶隔震器68个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