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传统音乐基本特征与文化内涵探讨.docVIP

马来西亚传统音乐基本特征与文化内涵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来西亚传统音乐基本特征与文化内涵探讨

马来西亚传统音乐基本特征与文化内涵探讨   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的中心地带,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使之成为东、西文化交汇融合的十字路口。纪元以来,马来境内不同民族、不同种族间长期的学习和互动形成了马来西亚多元融合的文化特征。这其中到底融合了哪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马来西亚传统音乐具有哪些特征?马来传统音乐与传统文化间存在哪些关联?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笔者选择了玛雍戏剧其开场音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进行探讨。   玛雍戏剧(马来文为mak yong或mak yung)是四百多年前由泰国传入马来西亚的一种包括祭祀仪式、开场仪式、声乐、器乐、舞蹈、戏剧和喜剧等元素在内的古老宫廷戏剧。200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玛雍戏剧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玛雍戏剧主要流行于西马来半岛的东海岸地区。   2013年7月、11月以及2014年的8月笔者三次前往玛雍戏剧的主要流行地域――吉兰丹州、嘉楼州及亨州等州属进行田野工作,深入到当地马来人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同演奏。通过为期三个月的采风,笔者对玛雍戏剧开场音乐的基本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都进行了详实的考察和探究。马来西亚传统艺术在演出前通常会举行开场,本文研究的玛雍戏剧的开场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包容性,厘清它所包含的音乐元素及背后文化的内涵,是我们认识马来西亚多元融合文化重要的关键所在。   一、玛雍戏剧开场所用乐器及其分类   玛雍戏剧开场是玛雍戏剧正式演出前举行的一个程序性的仪式,它由全体玛雍戏剧演员和当地村民共同参与完成,其性质类似于中国戏曲正式演出前的“闹台”。所用的乐器有:一把列巴布(Rebab)、一对甘当鼓(Gendang)、一对羌南(Canang)以及一对特塔瓦克锣(Tetawak)。为了对马来传统乐器有个清晰的认知,笔者对玛雍戏剧开场所用乐器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和整理:   (一)体鸣乐器   特塔瓦克锣(Tetawak)是马来传统音乐中常用的铜制体鸣乐器,它由一大一小两个吊锣组成。特塔瓦克锣通常悬挂在木架上用布锤敲击演奏,大特塔瓦克锣(Tetawak ibu)通常在演奏者的左边,小特塔瓦克锣(Tetawak anak)在演奏者的右边。为表示对这件乐器的敬畏和尊重,马来人对特塔瓦克锣在舞台的摆放位置有严格的规定,即它必须悬挂在舞台的东北角,不能随意乱放。此外,特塔瓦克锣在马来社会中还被认为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①,人们对它需持敬畏之态。   羌南(Canang)是铜制体鸣乐器,它由两个铜制小乳锣串编而成,常水平置于一个小木架上用木棒敲击而演奏。羌南以高、低音两个子母音乳锣的“响击”或“闷击”来表示马来传统音乐的强、弱音型。在马来传统音乐中,凡是响亮、清脆的羌南的音色均落在单数拍子上,为弱韵律;凡是闷声、低浊的音色则落在双数拍子上,为强韵律。羌南发出的声音韵律构成了马来传统音乐典型的音色节律特征。   (二)弦鸣乐器   列巴布(Rebab)是马来传统音乐中非常重要的旋律性乐器之一,它用风干的菠萝蜜树干制作而成。列巴布从头到脚总长1米至1.2米,在构造上仿造女人的身体结构,从上到下有头、长发、耳朵、颈、肩、乳房、腰和腿等等②。马来列巴布有三条弦,由低到高定弦分别为g―c1―f1。马来社会一贯强调此乐器能通神③,马来人认为列巴布发出的声音能被地上七层和地下七层空间里的神灵们听见。   在演奏过程中,列巴布是乐队的“领导”,音乐的快慢以及段落的转换都得听从它的“引领”。与特塔瓦克锣一样,列巴布在舞台的摆放上也有明确的规定,必须摆在舞台的中央且朝向东的方向。马来列巴布由波斯(今伊朗)的拉巴布(Rabab)改变而成,两者在外形以及奏出的旋律和演奏方式上都存在着相似性,它们常常奏出微分音和中立音,其音调难以嵌入西方十二平均律的音阶、调式系统之中。   (三)膜鸣乐器   甘当鼓(Gendang)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双面直桶鼓,是非常重要的节奏性乐器。它通常置于乐师盘着的双腿上徒手进行演奏。在马来传统乐队中,甘当鼓通常一大一小两个鼓配合即兴演奏,大甘当鼓(Gendang ibu妈妈)担任主奏;小甘当鼓(Gendang anak孩子)担任助奏。Duh、Ting、Pak、Cak(D/T/P/C)是甘当鼓四个基本的声响。在演奏过程中,两个甘当鼓即兴奏出“连锁式”或“镶嵌式”的节奏型与乐队其他乐器共同形成马来传统音乐错落有致、杂而不乱的音响效果。   从左到右它们分别是:羌南、小甘当鼓、大甘当鼓、特塔瓦克锣及列巴布   二、玛雍戏剧开场音乐的分析   玛雍戏剧的开场音乐总地来说由三个基本的层次构成:以列巴布为核心的装饰性旋律层;以甘当鼓、羌南为代表的节奏节拍层以及以特塔瓦克锣为标记的句逗标示层。通过实地采风和曲谱分析,笔者认为它具有以特征:   (一)回旋性的曲式结构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