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林规划设计电子教案第二章第二节园林布局01
一、 园林布局的形式与特点二、 园林静态布局三、 园林动态布局四、 园林色彩布局一、 园林布局的形式与特点(一)规则式园林(对称式和不对称式)1.规则对称式 有明显的主轴线,在轴线两边的布置是严整对称的,多采用几何图形。特点强调整齐、对称和均衡。代表: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凡尔赛宫、我国北京天坛、南京中山陵.2.规则不对称式 绿地的构图是规则的,即所有的线条都有轨迹可循,但没有对称轴线。 特点是空间布局自由灵活,有一定的层次和深度。这种类型较适用于街头、街旁以及街心块状绿地。3.自然式 没有明显的主轴线,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其曲线无轨迹可循。特点是自由、灵活、含蓄、幽雅。代表:我国山水园、英式风景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4.混合式 综合规则与自然两种类型的特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控制全园的轴线。特点是整齐明朗、变化无穷。 多用于现代园林中,在较大的现代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采用规则式布局;在远离主要建筑物的部分,采用自然式布局。 园林空间艺术布局是在园林艺术理论指导下对所有空间进行巧妙、合理、协调、系统安排的艺术,目的在于构成一个即完整又开放的美好境界。 常从静态、动态两方面进行空间艺术布局。二 、 园林静态布局(一)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1.景物的最佳视距2.视域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的三个位置: 垂直视角:18度(景高3倍)27度(景高2倍)45度(景高1倍)(二)不同视角的风景效果1.平视风景: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夹角 多利用平地2.仰视风景:大于45`、60`、80`、90` 多利用山地3.俯视风景及效果: 小于45`—深远,小于30`—深渊, 小于10`—凌空,小于0`—欲缀感 多利用盆地、凹地 (三)花坛设计的视角视距规律 1、花坛的直径在9—10米时,其最佳观赏点的位置在距花坛2—3米左右 。 2、花坛图案应重点布置在离人1.5—4.5米之间,靠近人1—1.5米区段只铺设草坪或一般地被植物。 3、花坛半径超过10米时,花坛表面应做成斜面。 4、立体花坛的高度超过视点高2倍时,应相应提高人的视点高度。 5、平地上观赏大型花坛或花丛时,可采用降低花坛或花丛高度的办法。 6、当花坛半径加大时,花坛图案应成倍加宽。三、 园林动态布局 园林对游人来说是一个流动的空间,表现为自然风景的时空转换及游人步移景异的过程。园林空间的展示程序园林道路系统布局的序列类型风景园林景观序列的创作手法(一)园林空间的展示程序1.一般程序 两段式:起景 高潮(结束) 主景在终点 三段式:起景 高潮 结景 主景在高潮2.循环程序 布局:采用多向入口,循环道路系统,多景区景点划分,分散式游览线路。 主景区主景物为构图中心。3.专类序列 以专类活动为主的专类园林,根据自身内容而定其布局。如: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等。(二)园林道路系统布局的序列类型 道路体系为游人提供了动态游览的条件。 一般道路系统组织类型: 串联式、并联式、环形式、多环式、放射式、分区式等。(三)风景园林景观序列创造手法1.主调、基调、配调和转调 由各要素有机组合,逐步展现出来的。2.起结开合 形成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使景观有头有尾、有放有收。3.断续起伏 利用地形地势变化来创造。4.园林植物的季相与色彩布局 利用植物个体与群落在不同季节的外形与色彩变化。5.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 利用建筑的使用功能、艺术形式及布置安排。四、 园林色彩布局(一)天然山水和天空的色彩(二)园林建筑、道路和广场的色彩 (三)园林植物的色彩(二)园林建筑、道路和广场的色彩1、特点:颜色可以人为控制。2、要求:结合气候条件设置;考虑群众爱好和民族特点;考虑周围环境;考虑建筑的功能。3、道路和广场的色彩运用(三)园林植物的色彩1.单色处理:注意变化与统一的运用2.多种色配合3.两种色彩配置在一起4.类似色的配合:注意过渡感。注:阔叶树的叶色比针叶树的叶色浅,有季相变化;可用月光和灯光改变植物色彩。第三节 园林造景艺术一、主景与配景手法 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6.中心重心法 2.轴线对称法7.意境引导法 3.视线交点或终点法8.园中之园法 4.动势集中法9.尺度突出法 5.对比衬托法10.多样统一法二、对景与抑景(障景)手法对景:多用于园林局部空间的焦点部位 (入口对面、广场焦点、道路转折点、草坪一隅等),多用雕塑、山石、水景、花坛等景物。抑景(障景):“欲扬先抑”、“俗则屏之”,多用山石树丛或建筑小品等。三、分景与隔景手法: 分者将空间分开之意, 隔者将景物隔离之意。 多用分法进行景区划分, 用隔法进行景物隔离。 四、夹景与框景手法: 两侧夹峙而中间观景为夹景多利用植物树干、断崖、墙垣、建筑等。 四方围框而中间观景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旋挖成孔灌注施工及成桩质量控制讲解教案.pptx
- 学案导学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同步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同步课件12.pptx
- 学会用热分析法测绘snbi二组分金属相图.pptx
- 学材料力学8梁的位移分析与.pptx
- 学年第ii期大学物理ii1期末试题解答.pptx
- 学年第二学期大学物理理工ii1.pptx
- 学年高二化学选修一优质课件:32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共41张.pptx
- 学练优秋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3章 探究简单电路 第2节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第1课时 电路与电路图(习题)课件 粤教沪版.pptx
- 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11同步课件:第1章第4节认识电场30张.pptx
- 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11同步课件:第3章第3节传感器及其应用26张.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