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细节,感悟亲情》作文教案设计.docVIP

《捕捉细节,感悟亲情》作文教案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捕捉细节,感悟亲情》作文教案设计.doc

《捕捉细节,感悟亲情》作文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细节和人物的细节描写;领会到“作文来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的写作真谛。 2、能力目标:学会捕捉生活中爱的细节,做到于细微处见亲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充分感受和体悟至爱亲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亲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亲情。 教学难点: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听讲故事,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999年10月3日,贵州省麻岭风景区,和往常一样,迎来了众多的游客。忽然,意外发生了。一辆正在高速运行的缆车突然从高空坠落,36名游客中就有14位遇难。令人们感到吃惊的是,一位年仅两岁的小男孩——潘子灏却奇迹般地幸免于难。原来,就在缆车即将坠地的那一刹那,在所有人慌乱而绝望的尖叫声中,在生与死的瞬间,他的父母,以一种超凡的冷静,用他们各自的双手紧紧地托着孩子幼小的身体……在父母双手的支撑下,孩子活下来了,而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人间…… 欣赏韩红根据这首歌创作的歌曲《天亮了》。 二、走近细节,理解亲情 1.听同学朗读这首歌第一段歌词,你认为写得最生动的有哪几句? 那是一个秋天 风儿那么缠绵 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 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 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 就是那个秋天 再看不到爸爸的脸 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 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 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 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 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 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 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 看到太阳出来 妈妈笑了 天亮了 由此引出:细节描写——是对生活中人物、事物或环境的细微环节的描写。 2.出示一学生作文片断《妈妈的唠叨之歌》,学生讨论:写得好不好?不好在哪里? 妈妈的唠叨之歌 妈妈确实有一支永远也唱不完的“唠叨之歌”。清晨时叫我快起床;吃早饭时要我多吃饭;刚想去上学,又叫我多加衣服;走出家门,满以为听不见她的唠叨了,谁知她又在喊……晚饭时,妈妈又开始唠唠叨叨了。 (明确:没有突出妈妈爱“唠叨”的特点,妈妈的形象不鲜明) 3.再出示修改后的《妈妈的唠叨之歌》。 妈妈的唠叨之歌 妈妈确实有一支永远也唱不完的“唠叨之歌”。清晨,她总捏着我的鼻子,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小懒虫,快起来,太阳都晒在屁股上了。”你看,一大清早,就把我的好梦给搅了。吃早饭时,她又开始唠叨了:“多吃点,饿坏了怎么办?慢点吃,别噎着了……” 刚想去上学,妈妈又跑过来,递上一件衣服说:“快穿上,着凉了怎么办?”走出家门,满以为听不见她的唠叨了,谁知她又在喊:“路上小心,注意安全,上课要认真……”这些我都背出来了。晚饭时,妈妈又唱了:“快点吃,吃完了快点写作业,早点……” (明确:细节描写可以让人物形象更生动,语言更具有感染力。) 由此引出:人物的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 三、捕捉细节,感悟亲情 1.阅读中考满分作文《母亲默默地》,说一说:文中哪几处对母亲的刻画很感人?为什么? 母亲默默地 二十年前父亲家很穷,只好娶了邻村的一个哑女为妻,这个哑女后来便成了我的母亲。 小的时候,同村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时,只要一见到我,便一哄而散,还丢下了一句“他妈是哑巴,咱不跟他玩”。每当这时我只有哭着跑回家,将满肚子委屈全撒向无辜的母亲。她总是听完我的哭诉后默默地走开。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埋怨老天对我的不公,也渐渐对我的哑母产生了一种厌恶。 调皮大概是所有顽童的天性吧。孤独的我唯一的爱好,便是“筑长城”:排满一长串的砖头,然后一推,便顺次倒下去,只有听见那“轰轰”的砖声时,我才能得到短暂的欢乐。有一次,我将邻居家的新砖砸断了好几块,邻居怒气冲冲地揪起我的耳朵将我拎到了母亲的面前。她见到我在邻居手下被揪得通红的耳朵,顿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掉,并用流满泪水的双眼乞求邻居放开我。邻居却不为所动,用他公鸭般的嗓子训斥着母亲:“不会说话,当然不会教导孩子。”只见母亲在他的训斥下,变得更加手足无措,最后 “扑通”一下跪在地上。邻居见这架式,只好放开我,讪讪地离去了。当时我只觉得母亲的软弱对我是一种耻辱。 为了证明我这哑巴的儿子也能有出息,我一直发奋地读书。当我收到县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的举动让我惊异:一直很沉默的她,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横颠竖倒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到一个村里人就拿出它兴奋地 “嗷嗷” 直叫,还手舞足蹈。我想她真的挺高兴,也许她只是证明她哑巴的儿子不比别人差,她儿子的成功弥补了她的缺撼。看到她那副手舞足蹈的样子,我第一次觉得母亲其实也挺可爱的。 在县中念书挺不容易,为了不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造成负担,我很少回家,只有父亲偶尔送些鸡蛋和自家的咸菜给我加加菜。那是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