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系解名解整理 HYPERLINK javascript: 公开 2013-01-12 04:41 | (分类:HYPERLINK /blog/332078116/friends?categoryId=0默认分类)
(本文适合想上85+的童鞋,其实感觉有时间不如先背背好19页。。。)
膜拜学霸邦基——献上最崇高的敬意,小弟只是借花献佛,做了一个合集。
神经系统
1. Cacuda equine(马尾):由于脊柱比椎管短,腰、骶、尾的脊神经前后根要在椎管硬膜囊内下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各自的椎间管,称这些在脊柱末端下行的神经根为马尾。
2. Pontocerebellar trigone(脑桥小脑三角):指位于延髓脑桥沟外侧部,延髓、脑桥、小脑的交界区,此处恰有前庭蜗神经根。
3. Medial lemniscus(内侧丘系):起始-对侧延髓薄束核和契束核,终止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传导对侧上下肢和躯体的深感觉(意识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4. Spinothalamic tract(脊髓丘脑束):起自对侧脊髓后角Ⅰ 和Ⅳ-Ⅶ板层,交叉至对侧1-2个节面上行,传到对侧的浅感觉(痛、温、压、触觉)。
5. Trigeminal lemniscus(三叉丘系):起自对侧脑桥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传到对侧头面部的浅感觉。
6. Lateral lemniscus(外侧丘系):起自起自神经核发出的听觉纤维,终止于后丘脑的内侧膝状体,一侧外侧丘系传到双侧耳的听觉冲动。
7. Trapezoid body(斜方体):由蜗神经核发出的听觉纤维大部分在中脑下部,经被盖腹侧部横行越边到对侧形成斜方体,听觉纤维经斜方体交叉后成为外侧丘系。
8. Tonsil of cerebellum(小脑扁桃体):位于小脑半球下部的前内侧突出部分。当颅内压升高的时候,小脑扁桃体可能被挤压到枕骨大孔,压迫延髓,从而影响了呼吸和心跳,危及生命。
9. Cerebellar nucleic(小脑核):位于小脑髓质内,从内到外,由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构成。
10.basal nucleic(基底核):位于大脑白质内,主要有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体组成,对随意运动起稳定作用,调节肌张力,以及本体感觉传入信息的处理。
11.Corpus striatum(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构成椎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躯体的运动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12.Fornical commissure(穹窿联合):连接海马和丘脑乳头的弓状纤维称为穹窿,两侧穹窿在胼胝体下方前行,同时发出纤维连接到对侧海马。称之为穹窿联合。
13.Internal capsule(内囊):属 于投射纤维的一部分,位于豆状核,丘脑和尾状核之间的白质板。分为前肢,膝和后肢(豆丘部、豆状核后部,豆状核下部)膝部发出皮质核束,豆丘部接受皮质脊 髓束,豆状核后部接受视束,豆状核下部接受听辐射。一侧内囊损伤产生三偏症状(对侧偏身觉丧失,对侧偏瘫,双眼对侧同性性偏盲)。
14.The anterior root(前根):与脊髓前外侧沟相连,为运动性神经纤维。
15. The posterior root(后根):与脊髓前外侧沟相连,为感觉性神经纤维。前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成一条脊神经。
16.spinal ganglion(脊神经节):脊神经后根在椎间孔处的椭圆状膨大,其中含有假单极神经元。
17.nervous point(神经点):颈丛皮支深面浅出的点,位于胸锁乳突肌中点附近,是临床上颈部浅层结构进行浸润麻醉的重要阻滞点。
18.lumbosacral trunk(腰骶干):由部分第4腰神经前支,全部第5腰神经前支汇合而成,下行入小骨盆,加入骶丛。
19.sympathetic trunk(交感干):由交感神经的椎旁神经节借其间的节间支相连形成,上达颅底,下至尾骨,位于脊柱两侧,每侧含有19-22个椎旁神经节,并于尾骨处汇合。
20.White/gray communicating branches(白/灰交通支):连接于交感干神经节和相应的脊神经之间的节前纤维,一共含有15对(T1-L3),含有髓鞘,呈白色,故称为白交通支。/几乎无髓鞘,切成灰色,含有31对的称为灰交通支。
21.Greater splanchnic nerve(内脏大神经):起始于T5-T9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终止于腹腔神经节。
22.lesser splanchnic nerve(内脏小神经):起始于T10-T12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终止于主动脉肾神经节,支配肝、脾、肾及结肠左曲以上的脏器。
23.lumbar splan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