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现代汉语”教学(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VIP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现代汉语”教学(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现代汉语”教学的思考 [摘要]文章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汉语”教学的影响,为“现代汉语”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师生关系对话 随着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普及与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作为重要专业课程的“现代汉语”,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经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或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需要打破我国传统教育的教育理念的桎梏,转变教学模式,变革师生关系。在各个领域带来猛烈冲击的教育前沿思想——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启示,给当今的“现代汉语”教学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视野。 一、什么是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后现代主义是排斥现代主义所崇尚的一致性、规律性、线性和共性及追求中心性,它主张以综合、多元的方式去建构,具有非中心性、矛盾性、开放性、宽容性、无限性等特征。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逐步孕育出了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论。进入80年代后期,全球许多教育家和课程与教学论学者都接受了后现代主义教学论的宗旨,并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后现代主义教学思潮,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与讨论。后现代主义在我国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读书》杂志,1985年美国杜克大学的弗·杰姆逊教授在北大开设了名为“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专题课,以此为基点和导火索,我国的后现代主义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在90年代前后进入到了一个顶峰。其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冲击和影响愈来愈大,对现代教学理论也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以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来探讨“现代汉语”的教学。 二、“现代汉语”教学目标的思考和定位 后现代主义教学目的观是建立在对现代主义教育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而现代主义教育目的在于“完人”的教育,或全面教育。后现代主义教学目的观认为,人是独立的存在体,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物质上或是精神上,都存在差异性。不同的人,因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性格、家庭环境、审美等等的不同,其学习的目的动机也不同。所以,“完人”的理想化教育目的存在太多的问题或不可实现性,后现代主义对其的批判让我们在现实的“现代汉语”教学实际中思考其可实现的教学目的。后现代主义者主张,学校的教学目的应从优势文化决定论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经验及其代表的特殊文化,通过全校教师的热情参与和其他众多的因素来决定。不强调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片面发展”更符合受教育者的自身特点及社会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他们可以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成为有能力、有理想、具有批判意识的公民。 从这种主张出发,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代汉语”的教学目标。这门课程的重点要解决学生的两个能力:理解、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和表达、应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得心应手地解决工作或者教学中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问题。尽管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不存在不会听、说、读、写汉语的问题,但由一门具体的语言形而上而拥有一种语言的分析能力,用汉语的思维去比较分析其他语言的能力,用汉语的理论框图去分析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的言语表达形式的能力却是学生所欠缺的,这正是“现代汉语”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对现代汉语的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三、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现代汉语”教学模式的转变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实际上,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往往显得太具体、太具操作性,从而失去了理论色彩。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理论中,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 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知道,教学模式不是一种空洞的虚无或存在,它有其特定的构成元素,往往依靠相关的教学因素而体现。离开了相关的教学因素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教学模式了,教学因素又是由诸多内容构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即教学手段、教学进程、作业与评分标准等)是其主要内容。 1.师生关系的转变——从不平等转变成平等对话。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即是“传授—接受型”,教师处于知识传授的中心地位,学生是配角。它强调的是师道尊严,教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拥有话语权,学生只能被动地坐在下面接受老师所授的知识,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严重忽视了学生是具有生命与活力的有机体,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缺失,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后现代主义认为,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教师与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