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史》程教案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古代文学史》课程教案
目 录
先秦文学
绪 论 (2课时)
第一章 上古文学(3课时)
第二章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6课时)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6课时)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6课时)
第五章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楚辞(7课时)
秦汉文学
绪 论(2课时)
第一章 秦及西汉前期的散文和辞赋(7课时)
第二章 伟大的历史家散文家司马迁(6课时)
第三章 西汉后期及东汉的散文和辞赋(6课时)
第四章 汉代乐府民歌(4课时)
第五章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3课时)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2课时)
第一章 建安文学(5课时)
第二章 正始西晋文学(5课时)
第三章 陶渊明(5课时)
第四章 南北朝诗文(7课时)
第五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2课时)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2课时)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4课时)
说明:
所有教案主要参考了一下三种教材 :
袁行霈等主编本《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郭预衡主编本《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游国恩等主编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新大纲教案?先秦文学部分
编写者:朱洪玉
绪 论 (2课时)
一、先秦的社会概况
二、先秦的文学概况
第一章 上古文学(3课时)
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认知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理解上古神话借助幻想以征服自然力的本质特点,掌握并领会《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上古神话的基本内容及其体现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上古神话故事是重点,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基本原理是难点。
学习篇目:《弹歌》《蜡辞》《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
训练题
1、简述文学艺术的起源
2、试以中国上古神话为例,说明神话的性质、意义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试举例说明神话与迷信的区别。
参考书目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
钟敬文《中国神话故事论集》(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
王钟陵《论神话思维的特征》(《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
讲授内容:
第一节 文学起源与原始歌谣
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劳动创造了人,促进了人脑、思维、语言的发展,为文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最初的一切文学艺术的萌芽,都直接起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实践,是根据劳动的实际需要而产生出来的。“劳动先于艺术。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普列汉诺夫《一封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功用结合,美与善的统一,是我国原始人的文艺思想和审美观点的重要特征。
我国最早的文学是原始歌谣。它是直接从人类的劳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关于这一问题,《淮南子?道应训》中有“邪许”是“举重劝力”之歌的论述;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也对劳动起源问题作了通俗生动的说明(即关于“杭育杭育派”的论述)。这些为协调组织劳动、减轻疲劳而产生的有节奏、声律的呼声,是后来有韵律、有节奏的诗歌赖以产生的基础。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歌谣有东汉赵晔《吴越春秋》所载的“弹歌”和《礼记?郊特牲》所载的相传为伊耆氏的《蜡辞》。前者描写了狩猎过程,反映了渔猎时代的劳动生活;后者是一首带有宗教咒语性质的短歌,表示了原始人征服自然的良好愿望。
在上古,诗、舞与音乐是融合无间、密不可分的。《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的“昔葛天氏之乐”,描写的就是原始人们为庆祝丰收而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第二节 古代神话
一、神话的性质及其特征
关于神话,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一些精辟的见解。他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是“用想象相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果,“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据此,可以这样说,神话就是原始人对于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和解释。这种认识和解释不是科学的反映,而是通过幻想进行了不自觉的艺术加工。但是,它决不是纯意识和心理的活动,而是有现实生活作基础的,它表现了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信念。神话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时代特征。它产生在人类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的发达,产生神话的时代就过去了,神话也就随之消失了。
神话与原始宗教都产生于原始时代,同样是对世界幼稚而天真的认识和充满了对自然力的信仰,但二者却有很大的差别。神话表现了对自然的斗争和探索精神,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宗教却表现了对自然力的屈从与驯服,是消极的;在阶级社会中,宗教被统治者利用,成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而神话中的英雄则继续鼓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utoFormR6实例讲解-拉伸.ppt
-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日管控记录表、周排查记录表、月调度记录表(1).docx VIP
-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十三章.ppt VIP
- 二杨梅素基二硒醚在肿瘤方面的药物应用.pdf VIP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docx
- 一种固定式高倍数泡沫产生器.pdf VIP
-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_2020430155529.ppt VIP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docx VIP
- 1.2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特征(教学课件)-第1册信息科技同步教学(河北大学版2024新教材).pptx VIP
- 某文旅项目施工合同模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