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聆听教案.doc
2、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课文结构,掌握课文三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西藏、西藏人和西藏文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进行查阅并整合资料,介绍西藏的相关知识,提高查阅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和查阅西藏相关知识,扩大视野;在感悟西藏过程中,对西藏文化增加敬慕景仰和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课文三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西藏;介绍西藏,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及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一、导入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今天我们一起将灵魂置于路上,去感悟西藏。
西藏,这片从古海中崛起的高原,弥漫着浓郁的神秘气息,如何了解、认识这片神秘土地上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本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西藏的通道,让我们随着这位藏族作家一起聆听西藏吧!
问题:读本文之前,你印象中的西藏是什么样的?(距今六至二億年前,西藏原來是一片汪洋大海, 而從距今約三千萬年前,由於地殼板塊隆起運動,海水逐漸退落形成陸地,才逐漸有了植物及動物的繁衍生息。有關西藏民族的起源,西藏史書普通記錄了,猿猴與羅剎女交配而產生西藏民族。西藏自治区简称“藏”,通称西藏,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首府拉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四个直辖市:北京、天津、重庆、上海]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约317.55万人。
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元朝以后,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西藏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叛乱平定后,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进行全面直接管辖。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
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聆听西藏》这一课,看看我们,印象中的西藏是否与扎西达娃这个藏族青年作家描述的一样。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作者介绍:
扎西达娃:藏族青年作家。1959年生。1974年毕业于西藏拉萨中学。1979年(20岁)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短篇小说《朝佛》《沉寂的正午》《导演与色珍》等,其中主要代表作品有《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西藏,隐秘岁月》,《世纪之邀》等。另有长篇小说《骚动的香巴拉》。
2、解题
文章为什么以“聆听西藏”为题,而不是以“介绍西藏”为题?
引导:字面意思区分:“聆听”和“介绍”的区别,聆听:凝神而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
根据课文内容来来回答:这篇散文是西藏土生土长的青年作家在向读者倾诉他眼中、心中的西藏文化、西藏人形象,同时,也表达了渴望读者用心来走进西藏、了解西藏的心愿。因此,“聆听”一词很准确地表达出作者对西藏人、西藏文化的敬慕景仰之情,意为凝神倾听。
3、初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作者观点,从三个部分中找出或总结出最能概括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三、研读课文
1、在预习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分部分朗读、齐读课文。
2、梳理文章思路
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结构例文,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了什么?
明确: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结构例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小标题“太阳”,描述了西藏人在聆听自然,在聆听神的启示。
藏族,这个曾驰骋沙场、勇猛剽悍的民族在历史的变迁中变成了坐在太阳底下冥想的温顺的民族,但在这表面之下,这个民族实际上在进行着集体的思索,“在同一时刻集体进入了冥想”,他们在聆听,在冥想,聆听严酷无情地摧残着人类同时又将宝贵的彩色投在海拔很高的高原上烘托出一种美与欢乐的大自然,在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的对比中,西藏人明白了一个伟大的教义:“人类并不伟大”。西藏人在太阳下正是在聆听宇宙,并悟出了“这个非人类的伟大思想”,神秘的西藏佛教正是体现了西藏人聆听的结果。
第二个小标题“黑夜”。
可以概括为:“我”在聆听西藏文化凑响的神秘
圣歌,而这圣歌正是民族文化的圣歌,是“我”灵感的源泉,是创作的源泉(表达西藏文化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有人曾说:如果没有西藏文化作为背景,西藏作家的作品比汉族作家写的还汉精髓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