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插本大学语文归纳.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插本大学语文归纳

专插本《大学语文》归纳 一、议论文部分 (一)《孔子论修身》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提倡“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性,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2、本文属于语录体性质的散文,内容侧重与增进学业和修养人格方面。孔子认为,增进学问,要有实事求是的为学态度和将学习与思辨结合起来;修养人格,贵在从善如流,见贤思齐,贵在以身作则,贵在经得住考验,要时刻维护仁义。 3、恶乎(怎么可能);然后(这样才能);造次(匆忙、紧迫);颠沛(挫折、磨难)。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起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民贵君轻》 1、孟子,名轲,字子舆;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孔子之后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亚圣”;《孟子》是儒家学说经典;《孟子》主要记录孟子言行,由孟子及弟子编纂而成,共七篇。孟子的文章中,论辩技巧高超,比喻形象富有说服力,排偶句对称整齐,气势恢弘,具有极强的逻辑性。. 2、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论说文,选段中直接阐发了民本思想:第一,批判统治阶级征占无度,无视人民利益;第二,强调人民的生存权;第三,强调主政者应设身处地为民着想。 3、胜(尽)食;洿池(深池);斑(通“斑”)白者(头发花白的老人);涂(通“途”)有饿莩(通“殍);尔也(如此而已);申(再三申明开导)之以孝悌之义。 4、“五亩之宅(房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丝织的衣服)矣”;“民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为轻”;“王无罪(归罪于)岁(年成),斯天下之民至(到)焉(这里)”。 (三)《秋水》(节选) 1、庄子,名周,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并称“老庄”;《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学派的经典;庄子散文一般采用寓言的形式,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恣肆,辞藻瑰丽,善用连类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气势磅礴,极富浪漫色彩。 2、本文是一篇文言说理性议论文,它运用寓言的艺术形式和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融入比喻、排比、反诘等等修辞手法,说明在无限的宇宙中,任何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启发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不断学习,不断前进。其中,(“井底之蛙”、)“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均出自此文。 3、东面(朝向东)而视;少(小看);轻(轻视);自多(自我夸耀);方(正)存乎见少;不可为(用)量(数量)数(计算); 4、“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四)《晏子对齐侯问》 1、《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称《春秋左转》或《左氏春秋》,大体认定为我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2、本文是一篇记言性质的文言散文。它以问答的形式,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双重设喻反复论证了“和”与“同”的本质区别。晏子认为,君臣之间的“和”,不是不分黑白、混淆是非的和稀泥,而是要承认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和不同意见的合理性。而“同”是否定不同,回避矛盾,不允许不同意见、不同的认识的存在,助长了君王的专制思想。这也启示我们,无论君王还是一般人,都要善于和勇于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保持自己的立场。艺术特点是:双重比喻反复论证,说理形象精辟,语言精当富有哲理。 3、如是(就像这样);和如羹(调和汤)也;造(前往)焉。 4、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指出)其否以成(使···更完备)其可;若琴瑟之专一(老弹一个调),谁能听之(听下去)? (五)《召公谏厉王弥谤》 1、《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左丘明所撰,是我国最早一部国别体史书。 附:选文属一篇文言记叙文。文中首先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中心论点,继而用类比进行论证,告诫厉王要广开言路,从而了解百姓的想法,知道为政的得失,体现了儒家的崇礼重民的思想。语言深厚精辟、说理形象生动、辞格(排比比喻)多样贴切。 2、民不堪(忍受)命(厉王的政令)矣; 吾能弥(消弭、制止)谤矣; 是(这样做)障(阻拦)之也; 其所以阜(增加)财用衣食者也;胡(怎么)可壅也. 3、“国人莫敢言,道路(在道路上相遇)以目”;“防(防范、堵塞)民之口,甚于防川”;“口(百姓用嘴)之宣言(发表意见)也,善败(政事的好坏)于是乎兴(体现出来)”。 (六)《五代史伶官传序》 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