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小麦-夏大豆种植方式与全年水分利用关系的研究-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论文
摘 要
2008–2010 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以冬小麦、夏大豆两种类型作物为供试材 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探讨种植方式和灌溉对冬小麦-夏大豆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 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冬小麦在 1.8×106 株·hm-2 密度下,设置种植方式和灌水两种处理,种 植方式分别为 25 cm 等行距、“20+40”大小行、“20+40”沟播三种;每种种植方式设三个灌水 水平,分别为 90 mm、135 mm、180 mm,分别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灌溉,每个 时期的灌水量均为总量的 1/3。夏大豆在冬小麦不同灌水处理基础上,在 3.09×105 株·hm-2 密度下设置 30 cm 等行距、“20+40”大小行、“20+40”垄作三种种植方式。研究表明,种植方 式能明显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全年水分利用效率,有效改善作物的群体发育动态、农田小气 候、生理生态特性及耗水规律。具体结果如下:
1. 种植方式对群体发育动态的影响 冬小麦试验中,“20+40”处理较等行距处理群体茎蘖数量少,但二者个体发育健壮,
LAI 分别比等行距处理高 12.47%和 7.25%,干物质比等行距处理分别高 13.71%和 6.11%, 达显著差异(P0.05);灌溉明显影响冬小麦发育动态,其影响程度高于种植方式,随着灌 溉量的增多,群体单茎数量、LAI、干物质总量逐渐升高,增幅逐渐较小。
夏大豆试验中,“20+40”垄作豆荚重分别比等行距、“20+40”平作高 9.51%和 15.91%, 差异显著(P0.05);底墒明显影响夏大豆群体发育动态,影响程度比种植方式明显; 夏大豆 LAI、干物质积累总量、豆荚重均随底墒的增加而增大,增幅逐渐较小。
2. 种植方式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冬小麦“20+40”沟播处理增加了 PAR 透射率,减少了反射率,增加了冠层中下部叶 片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总光能利用率。灌溉进一步改善了近地面农田小气候状况,不 仅提高了冬小麦的光能利用率,而且降低了田间空气温度和地表温度、提高了空气相对 湿度,有利于保持凉爽、湿润的田间小气候,增强作物抵御干热风等环境胁迫能力。 3. 种植方式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冬小麦“20+40”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旗叶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特 性,维持较好的叶片持水能力和光合生理特性。灌溉可显著提高和改善冬小麦旗叶片相 对含水量、水势和光合、荧光参数等生理特性。各叶片生理参数均随冬小麦灌水量的增 加而增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除外),增幅逐渐缩小。
夏大豆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势和光合、荧光参数叶片生理在三种种植方式下均表现
为“20+40”垄作30 cm 等行距“20+40”平作。三种底墒条件下,135 mm 和 180 mm 处理
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相对含量指数及 ΦPSⅡ均显著高于 90 mm 处理, 且 135 mm 和 180 mm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以冬小麦 135 mm 灌水处理条件下,冬小麦沟播- 夏大豆垄作处理组合最高。
4. 种植方式对农田耗水规律及 WUE 的影响 冬小麦“20+40”沟播处理能够明显提高了各层次土壤含水量和总贮水量,降低了农田
蒸散量;灌溉提高了土壤水分和总蒸散量,减小了种植方式之间的差距。夏大豆垄作处 理显著提高了浅层土壤水分。三种底墒条件下,135 mm 和 180 mm 处理均可使夏大豆 表层保持较高的土壤水分含量,40–60 cm 范围内各处理土壤水分含量相差不大;同时 135 mm 处理对土壤水分含量具有“上高下低”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减少土壤水分的渗漏 量,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冬小麦种植方式间 WUE 表现为“20+40”沟播“20+40”大小行25 cm 等行距,其中, “20+40”大小行和“20+40”沟播显著分别高于等行距处理为 5.24%和 6.40%,但“20+40”大小 行和“20+40”沟播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5%)。夏大豆种植方式间 WUE 表现为“20+40” 垄作30 cm 等行距“20+40”大小行。冬小麦灌 135 mm 处理不仅能使自身有效发挥土壤 水分的作用,而且还可提高夏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相关分析表明,冬小麦 WUE 与总耗 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0.749*),与灌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94**)。种植方式和 灌溉(底墒)都可以影响冬小麦(夏大豆)的 WUE,二者不仅存在单独作用,还存在 交互效应。
5. 种植方式与作物农田总蒸散量、总产量及全年 WUE 的关系 三种种植方式下,作物农田总蒸散量、产量及全年 WUE 以沟垄处理最高,大小行
处理居中,等行距处理最低。导致产量降低的直接原因是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冬小麦) 或主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东北林业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东北某制药厂废水的生物毒性评价研究-市政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地利用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评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论文.docx
- 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抗病毒活性的初步研究-动物学专业论文.docx
- 东北民族萨满服饰艺术解构-专门史专业论文.docx
- 东北民歌三个审美主体的方向研究-音乐与舞蹈学专业论文.docx
- 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精益维修战略的选择及实施研究-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东北润滑油销售分公司营销渠道设计-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研究-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论文.docx
-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论文.docx
- 冬小麦倒伏遥感监测研究-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论文.docx
- 冬小麦品系抗旱节水特性研究-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论文.docx
- 冬小麦蛋白品质遥感监测预报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冬春季东海黑潮锋和湾流锋对海表面风和低云的影响-气象学专业论文.docx
- 冬泳对老年男性心血管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的研究-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冬病夏治“华盖贴”治疗哮喘病缓解期的临床观察-针灸推拿学专业论文.docx
- 冬病夏治哮喘病外敷“华盖贴”的临床观察-针灸推拿学专业论文.docx
- 冬瓜皮炭的吸附活性研究-中药学专业论文.docx
- 冬病夏治支气管哮喘病单纯贴敷与“内外合治”的比较分析-针灸推拿学专业论文.docx
-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皮肤反应与临床疗效相关性研究-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