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ISO9001知识管理控制程序.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2015版ISO9001知识管理控制程序.doc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 目的 确定并管理公司拥有的知识,有效避免知识的流失,达成公司知识传承、应用共享、创新增值的效果。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管理体系过程运行及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知识的确定、获取、保持、共享、应用和创新等知识管理过程的控制。 3.权责 3.1管理体系档案科(简称档案科):主导公司知识管理工作,包括 1)知识管理的专兼职队伍建设; 2)建立知识管理运行、考核和激励制度; 3)知识管理规划编制; 4)定期组织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并策划知识更新和改进措施; 5)负责知识管理方法和工具(如标杆学习、导师制和教练制、头脑风暴法等)的选择、创建和在公司内的推广和应用。 6)归口管理公司获取的知识,建立受控知识清单。 3.2人力资源中心: 1)构建公司培训体系,组织公司各类领域专业人员参与各类课程开发、知识与经验传授,将隐性知识转化成培训课件和教材; 2)公司行政管理制度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获取、保持与管理; 3)负责政府、权威机构等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3.3企划科:负责媒体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3.4信息科:公共网盘、ERP系统等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和维护管理。 3.5产品技术中心: 1)产品标准、技术与研发成果等知识的创造、获取、保持与管理; 2)技术与研发方面新知识的推广与应用; 3)公司知识产权的申报与维护。 3.6生产技术运营各部门: 1)生产制造过程有关知识的获取、保持、改进与创新; 2)生产制造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形成知识,根据需要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流和共享。 3)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方面知识的获取、保持与应用。 3.7商务运营部门: 1)销售渠道、客户服务、竞争对手信息等知识的获取、保持与管理; 2)客户意见和满意度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3)主导知识管理工作(见3.1)。 3.8品质保障中心:产品质量检验、质量改进方面知识的获取、保持与管理。 3.9实验工程中心:测试标准、测试方法方面知识的获取、保持与管理。 3.10体系管理中心:体系管理方面知识的获取、保持与管理。 3.11成本控制中心:外部供应商信息的获取、保持与管理。 3.12各部门: 1)本部门人员岗位和技能的培训; 2)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体系文件、规章制度及岗位技能等知识的定期梳理、更新和应用。 4.术语和定义 知识: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知、判断或技能,组织的知识正逐渐成为组织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 5.程序内容 5.1流程图:见附件1《知识管理控制流程图》 5.2知识管理现状调查:档案科每年根据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结合客户和外部相关方需求分析、组织环境分析、产品和服务的知识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确定与需求相关的组织现有知识状态,编写【知识管理现状分析报告】(内容包括知识管理现状、知识管理发展对策,格式不固定),报管理者代表批准,以此作为知识管理的输入。 5.3确定组织结构: 5.3.1档案科为知识管理的主导部门,该部门根据需要设立专职或兼职知识主管岗位。 5.3.2档案科负责本程序文件制定,必要时可增加制定《知识管理激励制度》等支持性文件。 5.4培训认知准备:人力资源中心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将知识管理相关内容纳入计划并组织实施。 5.5知识管理规划:档案科根据公司知识管理现状,从战略、业务流程及岗位等多层级进行知识梳理,明确知识管理的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制定【知识管理规划】(内容包括知识管理组织结构、知识分类、权限管理等,格式不固定),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5.6企业文化支持: 5.6.1企划科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努力营造不同业务领域、不同知识所有者之间可以沟通交流的环境和氛围,在公司内形成具有激励、归属感、信任和尊重等机制的企业文化,创造让所有员工参与知识共享和创新的环境。 5.6.2公司鼓励员工共享个人知识的同时,可通过兴趣小组、研讨会等各种形式促使员工在组织内获得个人发展。 5.7技术设施支持:信息部负责确定并维护公司知识管理所需的技术基础设施,公司最高管理层决策并提供这些设施,必要时,包括但不仅限于: 1)ERP系统; 2)公司电子邮箱、网站; 3)数据库、知识库; 4)行业协会通讯录等 5.8知识鉴别: 5.8.1档案科组织各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知识需求分析,利用头脑风暴法等工具,结合公司知识管理规划,鉴别公司内外部已有知识和尚缺乏的知识。 5.8.2可从以下方面鉴别知识来源及知识内容: 来源知识类别知识内容内部技术成果专利文件、技术材料、图纸、工艺、产品内控标准员工知识个人技能、经验教训案例、工作反思记录制度规范体系文件、流程标准、规章制度改进成果过程、产品和服务改进结果,客户服务知识岗位知识业务说明、职务说明书外部行业政策国家、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