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教师版).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教师版).doc

高一语文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 贾克文 当我们拥有梦想的时候,就要拿出勇气和行动来!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教师版)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第 周 课 题 主 备 审 核 使用教师 编 号 编写时间 烛之武退秦师 贾克文 边 强 1005 2013、9、8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提升文言文翻译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归纳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4、积累并学会运用有关“烛之武”的写作素材。 5、初步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前导学】 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秦军氾南( )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夜缒而出( ) 共其乏困( ) 许君焦、瑕( ) 若不阙秦( ) 秦伯说( )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 微夫人之力( ) 2、文言文中,许多句子会省略主语,因此阅读时需依上下文意判断。请在括号中写出主语: (1)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 ( 君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 烛之武 )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2) ( 烛之武 ) 许之。夜缒而出。 (3) ( 烛之武 ) 见秦伯,曰:“……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晋君 )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4)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戍之,( 秦军 ) 乃还。 3、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的情节。 开端(第1段):秦晋围郑 发展(第2段):临危受命 高潮(第3段):智退秦师 结局(第4段):晋师撤离 4、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1)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具体分析见上) (2)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围郑,形势危急;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烛之武,并断言“师必退”,此为一波。但是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他的拒绝,此为二波。此时郑伯赶紧认错:“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私怨,捐弃前嫌,依然应命。此为三波。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秦伯退兵;可是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此为四波。最后,晋文公分析形势,决定撤兵,郑国转危为安。 【课堂导读】 一、课文解读。 1、研读第一段,完成下面问题。 ⑴词句梳理。 重点词解释: 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且贰于楚也 名动 有二心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名动 驻军 (补充:亮帅诸军攻祁山,军:军队,名词;万人为一军,军:军队编制单位。) 以其无礼于晋 连词 因为 翻译句子,指出句子特点: 以其无礼于晋?状后 对晋君无礼 晋军函陵 省略 于 ⑵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表面原因——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根本原因——称霸扩张的需要。 ⑶?交代围郑的原因和驻军位置有何作用? 明确: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 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那么秦国是可以争取到晋国一边的;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那么郑国有机会单独与秦国接触,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因此开篇交代围郑的原因和驻军位置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附:文白对译 eq \f(晋 侯、秦 伯  围 郑,  以 其 无礼于  晋, 且,晋文公和秦穆公率军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 eq \f(   贰       于 楚 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eq \b\lc\[\rc\ (\a\vs4\al\co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有公、)) eq \b\lc\ \rc\](\a\vs4\al\co1(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于:对。贰(èr):从属二主。))eq \f(晋 军  函陵,秦 军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 eq \f(氾南。,氾南。)eq \b\lc\[\rc\](\a\vs4\al\co1(军:进驻,驻扎。氾(fàn)南:氾,水的南面,与函陵皆属郑地。)) 2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