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梦和泪(改).ppt
关于甲午海战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是一位老海军,曾作为北洋舰队的一名枪炮官,参加了甲午海战。谈起甲午之战,她说:“我父亲28岁那年参加了甲午海战。当时,还没有我,我是庚子年(1900年)出生的。但我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听到了有关那场战争和当时海军的一些情况。 1894年7月,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的运输舰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9月17日,护送陆军登陆的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面,与寻找中国海军决战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遭遇,爆发了近代海战史上规模空前的装甲舰大会战。 开战后不久,北洋舰队的“致远”、“经远”等舰相继沉没,“广甲”、“济远”2舰先后逃走,形势十分严峻。“来远”舰与另一艘巡洋舰“靖远”号,拚死抵抗号称“帝国精锐”的“吉野”等4艘快速巡洋舰的疯狂围攻。“来远”舰中炮200余发,弹药舱被击中,引起爆炸,全舰燃起熊熊大火,舱面遭到严重破坏,危急时刻,谢葆璋奋不顾身,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指挥士兵全力扑救舰上大火,终于将大火扑灭,保住了军舰。“来远”经紧急抢修后,一直坚持战斗到日本舰队逃离战场。 冰心老人向我们描述说:“大东沟那场仗打得非常残酷。我母亲的一个堂侄子在‘来远’舰上当兵,炮弹打穿了他的肚子,肠子被炸了出来,飞溅到烟囱上。战斗结束时,父亲含着泪从烟囱上把烧焦的肠子撕了下来,放回到他的遗体中。” 冰心老人说:“甲午海战后,海军学校所剩无几。要发展海军,没有海军人才怎么能行?所以,父亲下决心要培养更多的海军人才来复兴海军,洗雪甲午之耻。” 谢葆璋在烟台海军学堂任职8年,培养了一大批海军人才。这所学校后来成为中国培养驾驶学生最多的海军学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海军80%以上的舰艇长毕业于该校。当时著名的战场指挥官、第二舰队司令曾以鼎和抗日烈士、“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等都是该校的高才生。 * 导入新课 要让一个人永远地以微笑面对世界,真的不容易。 将童真、母爱、大自然融为一体,希望世间处处有欢 乐,人人相亲相爱更非易事,然而在人们心目中,冰 心始终是微笑的,多少年来,她就是微笑着歌颂母亲 的爱,歌唱儿童的爱和大自然的爱,却很少有人知道 冰心感情世界的另一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作家舒 乙的梦和泪来走近冰心。 舒乙 老舍的长子。1953年6月毕业于北京二中后,舒乙被国家派往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工程大学,学习林业化学工艺专业,1959年学成回国。之后的20年里,一直工作在林业化学领域。1978年开始从事写作,1984年调入中国现代文学馆。现在已出版了《我的风筝》、《小绿棍》、《梦和泪》等11本著作。 恸( ) tòng 铿锵( )( ) kēng qiāng 璀璨( )( ) Cu? càn 囱( ) cōng 呓( ) yì 率( )先 shuài 淌( ) táng 寐( ) mèi 揪( ) jiū 厮( ) sī 荡气回肠: 感人肺腑。这里指冰心的号啕大哭感人肺腑。 数不胜数: 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璀璨: 这里形容光彩鲜明。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值得流泪的事。 含糊: 不明确、不认真、示弱。 冰 心 简 介 中国现代和当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翻译家和优秀的社会活动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福州府隆普营一个海军的家庭。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等 谢家在福州的住所。童年的冰心曾在此住过两年。 1901年5月,冰心全家迁至上海。1903年,父亲谢葆璋受命海军训练营营长,同时负责筹办海军学校,此时,随父迁至烟台。在烟台,冰心居住时间长达8年,度过了她幸福而多彩的童年生活。烟台,冰心称之为第二故乡,烟台的海与山,烟台的水兵与灯塔,给冰心“海化”性格和爱国主义思想最初的影响,也给冰心最初的文学启蒙。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1866-1940),字镜如。这是他1903年任山东烟台水师训练营营长时的照片 1908年,冰心(左)和大弟谢为涵(中)与父亲在烟台合影。 1913年,谢葆璋出任海军部军学司司长,举家北迁,住进了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14号的三合院。在这座院中,冰心住了10年,直到赴美国留学。中剪子巷的10年,是冰心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尤其是“五四”运动的惊雷把她“震”上了文坛,她的以《超人》为代表的“问题小说”,以《笑》为代表的白话散文,以《繁星》和《春水》为代表的自由体小诗,奠定了在中国文坛上重要的位置,在思想上开始形成了她的“爱的哲学” 。 19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