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的诊疗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降阶梯治疗 (De-escalation Therapy) 第1阶段 应用广谱抗生素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预防器官功能障碍,缩短住院时间) 第2阶段 注重降级治疗,减少耐药发生、提高成本效益比 粒缺经验治疗的方法 治 疗 首次治疗选择万古霉素? 选择万古霉素? -近年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 染率上升 -提高治疗成功率 -减少死亡率 不选择万古霉素? -G+菌感染进展相对缓慢 -减少万古霉素耐药 -节省治疗费用 治 疗 区别对待法 -临床高度怀疑G+菌感染 -导管源性感染 -病情危重者(有血液动力学障碍) -MRSA感染率较高的单位 以上情况初始治疗即联合万古霉素,其他患者初 始治疗48小时无效后或培养结果阳性时再加用 万古霉素 治 疗 耐万古霉素菌株感染的治疗 利奈唑胺:一种合成、全新类别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 对绝大多数万古霉素耐药/敏感阳性菌株显示出抗菌活性 为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建议利奈唑胺应仅用于确诊或高度怀疑其敏感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或预防 治 疗 是 继续使用 好转 经验性治疗48小时 否 培养 + 检测 + 病原学依据 有 再分析 更广谱的联合或针对之前方案未涉及的可疑病原菌 针对性治疗 无 治 疗 停用抗生素指征 1.中性粒细胞高于0.5×109/L,无发热 -优点:减少感染复发 -缺点:对粒细胞恢复缓慢者增加治疗费用、诱导 耐药菌产生 2.退热5天以上、一般情况良好、未发现明确感染 灶(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 -停药后密切观察,如有感染复发征象重新治疗 治 疗 抗生素应用原则 -足量 -严格按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性使用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分次给药,间隔6~8小时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每日一次性给药 -根据最新研究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持续给药的疗效优于快速滴注给药 全国基层医疗机构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培训项目 2009. 4. 成都 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的诊疗 刘 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概述 定义 白细胞减少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正常水平 (成人4X109/L) 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2X109/L 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0.5X109/L 病 因 生成障碍 造血系统疾病 恶性肿瘤放化疗后 化学毒物及药物 感染 粒细胞 减少 破坏/消耗过多 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严重感染 脾功能亢进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感染风险 中性粒细胞 感染风险 >1X109/L 不大 <0.5X109/L 很大 <0.1×109/L 极大 严重感染及血液感染风险大 粒细胞下降速度与粒缺持续时间对感染风险有重要影响 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2006年)- 菌种分布 100.0 34468       合计 其中2005年流感嗜血杆菌0.6%(139株),溶血性链球菌1.3%、肺炎链球菌0.4%。 2006年均有增加! 1.35 467 奇异变形杆菌 1.77 609 流感嗜血杆菌 0.77 217 草绿色链球菌 3.21 1105 肠杆菌属 1.88 596 肺炎链球菌 3.50 120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2.07 599 溶血性链球菌 8.78 3026 不动杆菌属 7.72 1334 肠球菌属 10.23 3526 克雷伯菌属 9.30 1835 金葡菌 14.03 4837 铜绿假单胞菌 10.30 2721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7.91 6172 大肠埃希菌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 株数 细菌 % 株数 细菌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革兰阴性杆菌菌种分布 2006-2007年度报告 革兰阴性菌中分离量前4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8.0%)、铜绿假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