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身边的电离辐射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学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林峰.ppt
广播电视塔、电视、手机等所产生的辐射不是电离辐射。 您能认出电离辐射吗? 电离辐射包括高频率的电磁波如X射线、γ射线;高能粒子束,如α、β 粒子或中子束等。 地铁行李包检查系统、X射线摄影机、X射线 CT机等所产生的辐射是电离辐射。 人类无法直接感知电离辐射只能通过专用仪器探测 人体表面污染检测 辐射巡测仪 一、电离辐射的来源 电离辐射来源于自然环境(天然放射性)和人类活动(人工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包括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原生放射性核素等。 人工放射性包括人工放射性核素和各类射线装置。 这幅图中哪些属于人工放射性? 1、天然放射性 乘飞机会受到少量照射 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 天然放射性水平因地质、海拔高度、地磁纬度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的天然放射性存在较大区别,如我国广东省阳江地区属于高本底地区。 不同地区天然放射性水平 居住环境中的放射性 砖、瓦、水泥、石灰、石料等建筑材料均存在着天然放射性核素。 管道缝隙 裂缝 地漏 污水管 一些密闭的居室内会造成氡、钍射气及其子体在空气中浓度过高。 几类因素每年致死人数比较 天然放射性所导致人均有效剂量中氡的贡献占50%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居室中氡的浓度 氡由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 香烟中的放射性 香烟中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钋-210。如果每天抽1包半的香烟,一年下来,受到的辐射量相当于做了300次X光胸透。 各种天然放射性导致的剂量 2、人工放射性 电离辐射技术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 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工性所导致的全世界人均有效剂 量为0.6 mSv/年,其中95%以上来 源于X射线诊断。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控制X射线诊断导 致的剂量。 (1)医学应用 医用X射线机 介入手术 X射线CT 牙科X射线机 (2)安全检查 行李包检查系统 海关货物检查系统 您注意到X射线的存在了吗? (3)工业应用 ? ?加速器辐射改性 核子皮带秤 辐射加工中心 X射线荧光分析仪 (4)核能应用 核电为我们提供高效、清洁能源。截止到 2003年底,全球投入运行的核电机组为439 台,占全球当年总发电量的16%。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核能。截止到2010年6月, 中国已核准的核电机组达30台,在建核电机 组总数已达23台。 中国核电站分布图 (5)其他应用 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 太空育种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二、电离辐射对健康的危害 电离辐射作用途径 外照射 表面污染 内照射 电离辐射剂量-效应关系 三、电离辐射的防护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实践的正当性 代价 > 利益 防护的最优化 利益 代价 = 个人剂量限值 公众剂量限值:1 mSv/年 时间: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 距离: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屏蔽:利用铅板、墙壁等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外照射防护的三原则 避免食入、减少吸入、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场所清除污染,减少人员体内污染的机会。 内照射的防护 氡的防护 降低氡的危害最 好的办法是通风 医疗照射的防护 不要在放射科等相关区域作不必要的停留; 如果不是必须,尽可能避免进入机房; 使用防护材料遮挡不做检查的身体部位; 如果可能怀孕,请告知医生; 与核医学治疗病人保持一定距离; 听从医生安排,遵守医院制度。 核放射事故情况下的防护 听广播、看电视: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时,以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为准,不轻信各种传言。 隐蔽:人员隐蔽于室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 个人防护:用手帕、毛巾、纸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核素吸入。体表防护可用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控制食物和水,使用贮存的粮食。 认识这些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