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冠心病.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再灌注心肌 治疗要点 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TCA与支架术-PCI) 溶栓治疗 紧急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起病3~6h (最多12h) 最好的方法 溶栓治疗:适应证 溶栓治疗:准备 血常规、出凝血t、血型--备血 溶栓治疗:禁忌证 治疗要点 六 作用机制 血栓中纤维 蛋白溶酶原 激活 纤维蛋白溶酶 溶解冠脉内血栓 溶栓治疗药物的应用 纤维蛋白 溶酶原激 活剂 溶栓治疗药物的应用 第一代:尿激酶(UK)、链激酶(SK)--不具有纤维蛋白选择性 第二代: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具有纤维蛋白选择性 第三代: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衍生物 以100mg在90min内静脉给予,先静注15mg, 继而30min内静滴50mg,其后60min内再静滴35mg。 溶栓疗效的观察 判断再通的指标: 直接判断:冠状动脉造影 间接判断 ①胸痛2h内基本消失 ②ECG抬高的ST段于2h内回降50% ③2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④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h内) 观察溶栓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低血压 出血 生命体征 消除心律失常 治疗要点 六 1. 室早或室速:利多卡因50~100mg静注 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胺碘酮 2. 室颤: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室速:药效不满意,早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3. 缓慢心律失常:阿托品im.或iv. 4. Ⅱ、Ⅲ度AVB,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临时起搏器 5.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或同步直流电复律 控制休克 治疗要点 六 (1)血流动力学监测下,采用升压药、血管扩张剂、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等处理。 (2)无效:立即行PTCA或支架植入或急诊冠状旁路移植术。 治疗心力衰竭 治疗要点 六 主要治疗急性左心衰: 吗啡(或哌替啶)和利尿剂为主,注意补钾 血扩剂减轻左心室负荷 心梗发生后24h内应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 右心室梗死:慎用利尿剂 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左利尿,右扩容 其他疗法 治疗要点 六 1. 抗凝疗法 2. 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3. 极化液疗法: 多用于溶栓疗法之后, 常用药物:肝素、肝素钙或低分子量肝素 口服抗凝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氯化钾1.5g,胰岛素10U加入10%GS500ml中静滴, 7~14日为一疗程,减少心律失常。 起病早期即应用 患病及治疗经过 目前病情与一般状况 心理-社会资料 一般状态:意识状态 生命体征 心脏听诊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七 护理评估 病史 身体评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七 护理诊断 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知识缺乏:缺乏预防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知识 常用的护理诊断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七 护理诊断 其他护理诊断 恐惧 与剧烈疼痛伴濒死感有关。 自理缺陷 与医源性限制有关 焦虑 担心疾病预后等有关。 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 护理措施 疼痛:胸痛 休息与饮食 给氧 心理护理 止痛治疗的护理 溶栓治疗的护理 4~12h,流质饮食--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 发病12h内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 氧流量2~5L/min 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 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时随时监测血压的变化。 溶栓治疗的护理 评估患者是否有溶栓禁忌证。 溶栓前先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血型。 遵医嘱应用溶栓药物,注意观察不良反应:过敏反应、低血压、出血。 溶栓疗效的观察。 护理措施 活动无耐力 评估进行康复训练的适应证 解释合理活动的重要性 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活动时的监测? 急性期24小时内 绝对卧床休息 无并发症,24h后 床上腹式呼吸 协助床上洗漱 床上坐起进餐 关节被动运动 若无低血压 坐椅上活动 床边活动 第4天 5到7天 逐步增加活动 若有并发症 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运动时心率增加小于10次/分:加大运动量,进入高一阶段的训练。 运动时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收缩压降低超过15mmHg,出现心律失常或心电图ST段缺血型下降≥0.1mV或上升≥0.2mV:退回到前一个运动水平。 活动时的监测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减缓运动进程或停止运动: 胸痛、心悸、气喘、头晕、恶心、呕吐等; 心肌梗死3周内活动:心率变化超过20次/分或血压变化超过20mmHg; 心肌梗死6周内活动:心率变化超过30次/分或血压变化超过30mmHg。 活动时的监测 有便秘的危险 评估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