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平台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媒体平台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 李四达(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北京 100029 ) 【摘 要】近年来,以电影 《阿凡达》为代表的 3D 立体和数字特效技术使得动画的 “仿真化” 和“电影化”日甚一日,而基于原创性和象征性的动画(拼贴、剪纸或基于手绘材料的美术动 画等)则被边缘化。本文对当下流行的 3D 立体动画的进行了反思,并探索了网络新媒体平台 下,象征性动画的特征和所具有发展潜力和社会影响力。因此,如何在政策上、资金上扶植并 引导我国动画 “多元化”发展,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 “象征性动画”将成为摆在中国导演 和动画产业政策制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独立动画;象征性;新媒体;逆向思考 一、3D 数字动画电影的流行与反思 近年来,随着好莱坞3D 大片 《阿凡达》的成功,虚拟摄影、CG 建模、全息动作和表情 捕捉成为动画制作的“杀手锏”。导演能够借助虚拟摄影机实时从各种角度抓拍替身演员表演 (肢体动作和面部肌肉信息)并直接“移植”到CG 动画角色上,从而使导演能够实时观测和 修改 CG 动画角色的表演 (图1)。由于这种动画表演细节更丰富,更能刺激人的感官愉悦, 因此成为《指环王》、《金刚》、《功夫熊猫》、《变形金刚》和《爱丽丝漫游仙境》等CG 电影成 功的关键。随着三维扫描、数字肌肉、蓝屏抠像、游戏渲染引擎和立体摄像等技术的发展,这 种“CG 建模+替身表演+全息捕捉”的动画模式也成为好莱坞动画电影制作的标准。而从另一 方面看,这种技术也使得动画的“仿真化”和“电影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使得作为美学 和观念层面的动画(如实验动画、偶动画、剪纸或基于手绘材料的美术动画等)日趋边缘化。 这种 “技术控”的现状也引起了美国动画界的普遍不满。例如:奥斯卡在2010 年发布的新规 则中,以真人动作捕捉技术(Motion Capture )摄制的动画均无资格提名最佳动画片。这新规 则使《丁丁历险记》(2010 )等动画片无缘参选。 图1 电影《阿凡达》中采用的CG 建模+替身表演+全息捕捉的动画制作模式 在1989 年首次提出“历史的终结”命题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教授弗朗西斯·福 山(Francis Fukuyama )曾经深刻的提醒:“现代技术难以预料的后果和风险必须被人类社会当 作挑战。”事实上,近年来 3D 动画大片在北美已经开始“由盛及衰”,显示出疲软的迹象, 不仅新片的推出间隔越来越长,而且翻拍片盛行也暴露了好莱坞想象力的匮乏:许多旧动画如 《狮子王》、《美女与野兽》、《小美人鱼》、《玩具总动员》、《极地特快》和 《海底总动员》等都 企图借3D 技术东山再起。而我国目前的3D 银幕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笔者根据国家 广电总局公布的 《2011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和其它相关资料的统计显示:中国的3D 电影 银幕数量正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增加:从2007 年的82 块,猛增到2011 年超过4000 块,5 年间 平均增长率超过 157%。如果这一趋势不变,2012 年很可能会突破6500 块。中国无疑已经成 为好莱坞CG 电影娱乐工业觊觎的重要海外市场。 二、新媒体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 就在3D 影院动画的原创性和艺术性大打折扣的同时,在网络上却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受到 年轻人追捧的国产原创动画,目前各种讽刺、诙谐、搞笑和个性类动画短片有着极高的人气, 例如:《打,打个大西瓜》、《李献计历险记》、《泡芙小姐的金鱼缸》……仅仅依靠网络上的口 口相传,这些依靠个人或是小型工作室制作的动画就获得了至少上百万的点击率。新媒体动画 弥补了影院和电视动画品种单一、互动性差的缺陷,让观众能够观看自己喜爱的动画作品。随 着优酷、奇艺、土豆等视频网站以及 iPhone、iPad 的发展,原创和象征性动画迎来了回归的 契机。特别是互联网提供了不同观众群的个性化动画审美渠道,数字化的手绘、剪纸、拼贴、 真人定格或 Flash 动画等在网络上都成为关注的热点。传媒大师麦克卢汉 (M. McLuhan, 1911~1980)曾经指出:新媒介“不仅是容器,它们还是使内容全新改变的过程。”因此,新 媒体动画决不是影院或电视动画的翻版,这些网络动画的特征包括: (一)新型的动画传播途径 网络新媒体使艺术资源海量呈现出现,同时也给动画传播提供了“非院线”式的传播途径。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到了以前无法接触到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