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复习资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叙事散文复习资料 第一节 散文的萌芽和发展 一、散文的萌芽——甲骨文和金文 (一)散文定义(补充) 关于传统散文的概念,近代以来尚无公认的定论,有代表性的四种看法: 1、除韵文以外的文体 只适合秦汉以前; 2、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所有文章,不仅包括辞赋、骈文,还包括所有的应用性的文章。这种观点显然忽视了散文的审美特征,把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和传统意义上的文章完全混同起来,缺乏现代意识。 3、 以现代的散文概念(通常所说的“形散神不散”)为依据,以纯文学意义上的形象性、抒情性为标准来界定中国传统散文的范畴。这种观念好像很进步,但脱离了中国杂文学观念的实际情况,画地为牢,把大量的具有审美意味的优秀文章排除在散文之外,结果使所谓的散文所剩无几,这显然不符合中国散文的历史实际。 所谓“形散神不散”,指的是所写的人、事、物本身可以没有内在的联系,它们之所以能被写在一个文本里,仅仅是因为它们有表义的一致性,符合内在的“神”。 4、 以中国散文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综合上述第二、第三种概念的长处,即既以审美特征为散文的基本要素,又不排除那些具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文,这样就真正坚持了宽严适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散文标准。 由于这种概念坚持以审美意味为内涵来灵活地界定中国散文的外延,并使之与诗歌、小说、戏剧区别开来,因此也更加符合散文这一问题的本质要求。我们采用这种说法。 (二)甲骨文和金文 1、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大多是殷人占卜的记录,又称甲骨卜辞(名词解释)。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盘庚迁殷后至殷亡时的遗物,距今已三千多年。大多是一些简短的语句,包含一些记叙散文的要素,是书面文学出现的标志,也是记叙散文的萌芽状态。 甲骨卜辞 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记言记事文字。其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祭祀、农业生 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许多方面 ,真实朴素地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 各方面的状况。文句虽然简短,却已形成了初步的语言规律,可看出书面文学的初期形态,是记事散文的雏形。 现今已发现的商朝甲骨,大约有十余万片,其中许多是碎片,完整的和能缀合复原的较少。所使用的文字,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是五千字左右,但已能识读的却只有一千五百字左右,其余大部分文字尚无法识读。甲骨文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商王室的占卜记录,也有少量的记事文字,而将这些记录和其他文献、实物资料相对照,就可以对商朝的社会历史获得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甲骨文·武丁卜辞 ; “癸卯卜,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说明:这是卜问今日降雨将来自何方。 这些文句虽然简短,但语意完整,特别还能通过语法结构(疑问句)和使用某些虚词(自),表达出一定的语气,这可以说是我国记叙散文的萌芽。 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商朝人鲜活的空间意识(东西南北全罗列其中)、贞人顾盼四方的神态和期盼答案的心态。 2、金文:又称铜器铭文,也称钟鼎文。它比甲骨文稍晚,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为古代称铜为金,所以又称金文。青铜器分礼器和乐器两大类,乐器以钟为多,礼器以鼎为多,以致钟鼎又成了青铜器的代称,所以青铜器上的铭文,又被称为钟鼎文。 铜器铭文有长有短,记事简单,形式一律。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趋繁的发展情况 。 二、《周易》 又称《易经》 ,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占卜的书。它通过八种符号的不同排列组合,形成六十四卦,通过卦爻辞(见后)解释阴阳变化,判断吉凶祸福。卦爻辞传说为周文王被商纣王软禁的日子里所作。 卦辞:说明每一卦的意义。 爻辞:说明每一爻主要意义。爻是构成卦的基本符号,每卦由六爻组成,一个横线“-”称为阳爻,一个中断横线“--”称为阴爻,由下向上分别称为初、二、三(下卦)、四、五、上(上卦)。“初”指下面的第一爻,“上”指上面的第六爻。 “爻位”表示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卦、爻辞的内容,有的记叙殷商祖先的故事,有的记周初史事。卦爻辞的记事,虽然也很简短,但比起甲骨卜辞来更趋完整,并且有某些生动的形象描写,有的还用简洁洗练的句子,表达了某种生活经验和哲理。 《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这是描写打了胜仗后归来的情景。寥寥十个字,很精炼地写出了一个动人的场面。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写公羊触到篱笆上,进退不得的窘态。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凡事不能倚仗匹夫之勇,不可凭借一时冲动,否则将自陷窘境,难以脱身。将训诫的意义巧妙地寄寓在拟人化的描写之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乾》初爻:“潜龙,勿用。”象征事物开始发端,人应该养精蓄锐,不要轻举妄动(处世的哲学)。 与甲骨卜辞相比,叙述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