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16例分析.PPTVIP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16例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16例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盆腔炎性包块 治疗方法 针对盆腔感染常见的致病菌,选用有效的广谱抗菌及对大肠杆菌,厌氧菌有效的药物,具体用药可根据药敏试验。 基层单位条件不允许可选用一种或二种抗菌素,一周为一疗程。 如临床好转后,可单用中药巩固治疗。 如脓肿形成则切开引流。 中药治疗 采用口服,保留灌肠和腹部外敷相结合,一疗程8-10天。 为血腑逐淤汤加减。 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牛膝、乳香、元胡、五灵脂、三棱、莪术、宫桂、红花、蒲公英、连翘、炒小茴香各三钱。 用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鸭趾草各一两煎汤至100毫升作保留灌肠。 可用静脉补液滴管在半小时左右内将药物全部滴入肠腔内,灌肠皮管应插入20厘米长。 灌肠完毕后,患者应平卧或测卧半小时。 乌头三钱,艾叶一两三钱,鸡血藤二两,防风、五茄皮各七钱,红花、白芷、川椒、羌活、独活、追地风、伸筋草、透骨草各五钱 共研粗末,将药末喷潮后,装入自做的纱布袋内,放锅内隔水蒸30分钟,敷放在下腹部,每日二次,每包药可用5天左右。 疗效标准 疼痛减轻包块缩小为好转; 疼痛和包块及伴有症状消失为治愈。 讨论 (1) 方药可活血祛瘀、软坚散兼清热解毒。 方中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消积止痛,牛膝祛瘀通血脉,引淤血下行; 元胡、炒小茴香、宫桂、五灵脂、乳香祛瘀生新、温经宫理气止通,使气行则血行; 当归、三棱、莪术、公英、连翘有较强的抑菌杀菌作用。 如气虚者可加党参、黄芪补气; 若腰疼明显者,加桑寄生、川断; 若包块较大者,可重用三棱、莪术加牡蛎、鳖甲; 如体温不高,压痛不明显者,可去红花、公英、连翘。 中药保留灌肠,可清热消炎。 中药外用热敷,以达到止痛、消炎活血,逐瘀,可以改善血循环,促进病灶的吸收,并能起到通经活血的作用。 讨论 (2)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中药活血化瘀具有改善血循环,增加器官血液量,抗炎消肿,抑制胶原合成,促进增生性疾病的转化和吸收。 急性盆腔炎的迁延导致慢性盆腔炎; 长期炎症刺激阻止抗生素进入; 局部病灶产生耐药性,久治不愈,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中西医结合治疗价廉方便,易被患者接受。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的理想治疗方法! * * 口服方药 灌肠方剂 中药外用热敷方: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的理想治疗方法! *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