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及相关感染性疾病.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膜及相关感染性疾病.PDF

44 生物膜及相關感染性疾病 1,2 1,2 2 李育霖 劉尊榮 黃美麗 彰化基督教醫院 1 內科部感染科 2 感染控制室 隨著醫學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管路及人工植入物被使用於醫療及改善人類的 生活,當獲得這些醫療輔助的益處時,一個不能避免且麻煩的問題便是感染。一 但這些醫材被細菌所感染,在這些無機物質的表面細菌會形成生物膜,而伴隨而 來的是困難的治療以及高併發症或嚴重的後遺症。甚者必須將管路或人工植入物 移除,使原本的醫療前功盡棄。而另外一些臨床困難治療的感染症,如:感染性 心內膜炎、慢性骨髓炎、慢性攝護腺炎、甚至肺結核…等,近年來也發現生物膜 的形成也在致病機轉及治療難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生物膜是近十年來對細菌感 染研究的一個新的觀念,我們的敵人不是一隻一隻的細菌,而是一整群細菌社 群,在群體中每個細菌的個體會有基因的交換傳遞,會有整體基因的調控,甚是 會有分工合作的情形來對抗外在加予的生存壓力。雖然每一個細胞的個體都是單 細胞生物,然而以社群方式的感染卻有著類似多細胞生物的協同合作。本文從生 物膜生成的機轉到臨床相關疾病,到最後治療的應用作一說明。希望未來針對這 樣的感染機轉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研究,以其克服臨床上生物膜所帶來的困 難。(感控雜誌 2011:21:44-51 ) 清潔的困難等。19 世紀以來,Robert 前 言 Koch 在顯微鏡下發現微生物的存在並 將其與臨床感染性疾病的關係串連起 生物膜 (biofilm) 廣泛的存在在自 來。後來發展出要確定感染成立所需 然界中,是微生物存在在環境裡的自 符 合 的 柯 霍 氏 假 說 (Koch’s 然狀態。一開始是在環境或工業科學 postulates) ,其中必須從被感染個個體 中被廣泛的研究,如輸送管線或管路 培養出致病菌而建立出微生物培養系 的沾黏及阻塞所傳送效率降低或環境 統,而這套系統一直沿用至今且成為 民國 99 年 11 月 8 日受理 通訊作者:黃美麗 民國 99 年 11 月 17 日修正 通訊地址:彰化市南校街135號 民國 99 年 12 月 17 日接受刊載 連絡電話:(04) 723-8595 轉 5989 感染控制雜誌 李育霖 劉尊榮 黃美麗 45 感染症醫學發展的重要基礎。然而為 生物選擇以生物膜的方式存活在自然 了要增加培養出來致病菌的機會,所 界中,微生物如何藉由生物膜的形成 以我們在培養基中提供最有利於細菌 進行彼此的分工合作,和我們如何利 生長的環境,但是在現實的環境中資 用生物膜的概念設計及發展新的治療 源是有限的,微生物也必須面對各種 微生物方法。 不同壓力的挑戰,如營養來源、溫 度、濕度甚至放射線…等。因此在資 生物膜形成的機轉 源充裕且生長壓力小的環境下所培養 出來的細菌和在資源緊縮且生長壓力 形成生物膜是微生物生存的策 大的環境下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